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鳌峰公园的前世今生■焦正达

宣城日报 2017-08-09 23:12 大字

鳌峰公园是宣州现存最早的人文公园,始建于唐代,一千多年间不断扩建。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公园毁于日寇战火,九十年代又经部分修复重建,至今还是宣州人民一处怀古探幽、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东晋咸和二年(327年),桓彝出任宣城内史,依陵阳山筑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刺史王选“以宛陵西北形势,别筑罗城,广袤至三十里……”将宛溪和陵阳之南的鳌峰一起囊入城中。

大唐盛世,鳌峰地广300余亩,翠竹敝日,古木参天,自然是兴建亭阁的首选之地。唐初这里就建起了东峰亭、紫极宫等场所。天宝末年,陆侍御破石埭草寇,在东峰亭设宴庆功。宣州才子刘太真与谢良辅、袁傪、崔何、王纬、李岑、袁邕、苏禹等当时名士出席,以破草寇为题作诗记功,又以眼前景物拈阄吟诗。东峰亭之会得诗数十首,见于《全唐诗》。这是鳌峰文化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盛会,后来名流雅士游吟避暑于此,渐成习俗。

南唐乾德年间(963-967年),宣州地位非常重要。朝廷命刺史林仁肇再建新城,“襟山带溪,得势之便,省龟为形,南首翔尾……”这就是宣州俗称“乌龟地”的由来,陵阳南山作为龟首,“鳌峰”就此得名。

宋以后,鳌峰不断经营扩张,建有文昌台、龙首亭、大成殿、关岳庙、状元桥等建构,星罗棋布,游人如潮。元初,天庆宫(原紫极宫,宋代修缮后改名)道士贺士迪修行高深,人称“贺神仙”。此后,天庆宫更名玄妙观,请宋末名相吴潜之子、书法家吴琳题额,吴琳写下“鳌峯玄妙观”后却不满意,因“鳌峯”二字皆为上下结构,并列在一起并不和谐。他多次重写,忽然灵机一动,把“峯”写成了“峰”,果然大为美观。于是“峯”字就有了一种新写法,现在的“峰”已替代了原字。

明清时期鳌峰更是名噪江南。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宣人专门建了一座用于观景的宝塔,以东侧龙首亭为名。塔有7级,高10丈,塔身较开元寺塔纤细,但挺秀峻拔,风姿绰约,观景之物也成了风景。后人有诗咏龙首塔:“城南秋色回,亭际野云封。古堞虚悬塔,深林忽度钟……”美景出好诗,题咏未曾绝。宣人又将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鳌峰的诗文刻石,遂成碑林。

但让鳌峰成为人文重地的还有一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佟赋伟任宁国府知府。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历经风雨的龙首塔已至朽颓,佟赋伟倡议修葺。同年,佟赋伟还在鳌峰新建了一座“南楼”作为书院,与谢朓北楼遥相呼应,并称“二楼”;佟赋伟的著作即命名为《二楼记略》,该书四卷,记述宣州从三代到当时的历史、人文、山川、风物,堪称宣州的“百科全书”。

晚清时期,宣州成为太平军与清兵“拉锯战”地区,鳌峰屡经战火,名胜古迹渐遭破坏。民国时期,一些军政要员和本地士绅先后在这里建造私人别墅,原景区被占去过半,风景大煞。1937年日军侵华,宣州被日军飞机轰炸,宣州东门、南门古建筑和民居被毁殆尽,民众死伤无数。鳌峰公园仅龙首塔和两座小石桥、几块石碑弹痕累累幸存。

解放后,鳌峰公园成了菜地,后又陆续建了一些办公房和民宅。上世纪八十年代,宣人多次提出重建鳌峰公园。1986年,龙首塔大修,重现了当年风采。1991年,政府开始了公园的建设;陆续建成了赤壁亭、悠然亭、入胜亭、曲桥、观鱼池、花圃等,设置景观灯,配置游船和健身游乐设施。1997年,日本爱媛县川之江市捐赠1000万日元(约63万人民币),用于建设鳌峰公园门楼。1998年6月1日,一座占地92亩的新鳌峰公园正式向群众开放……

新闻推荐

宣城市综合得分位居全省第四

本报讯日前,省政府办公厅通报全省16个市上半年经济运行考核情况,宣城市以83.3的综合得分,位居全省第四位。在分项指标中,宣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保指标、战...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