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打孩子 外人可报警
■ 本报记者 陆杨
疫情期间,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在一起的时间增多,难免发生矛盾。此时,一些家长因为琐事对孩子使用起了暴力。近期,安徽省发生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事件。
前不久,郎溪县涛城镇派出所接到一起电话报警。该镇黄墅村女童周某哭诉因琐事遭父母殴打,请求镇妇联和派出所给予帮助。接警后,当地妇联和派出所民警与周某父母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父母保证再也不会殴打女儿。
淮南一位母亲不仅打骂孩子,还把丈夫赶出家门。3月31日,淮南市新毕派出所接男子张某报警称被老婆赶出了家门。接警后民警发现,因学校未开学,孩子在家上网课时不专心导致跟不上进度,作业也出现很多错误,因此张某妻子动手打了孩子,还在张某劝阻时把他也赶出了家门。
肥东县众兴乡读者朱先生日前也向记者反映了一起针对儿童的暴力事件。朱先生介绍,他的邻居今年50岁左右,离异后一个人带孩子,今年因为疫情未能外出务工,因此经常遇到事情拿孩子撒气,“孩子都上高中了,还经常被他父亲打。 ”
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的这一现象,本报法律顾问韩宝律师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外出活动减少,家庭成员长时间聚集一室,“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和辅导孩子学习等可能引起家庭矛盾和纠纷,甚至催生了家庭暴力。
韩宝表示,家庭暴力的受害人身体、心理会遭受创伤,可能会留下一辈子的痛和阴影。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暴力的影响更是深远,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反家庭暴力,尤其反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责任。
据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暴。 《反家庭暴力法》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但儿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力上,在家庭内部都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此外,一些传统社会观点认为,“父母打孩子”属于天经地义,甚至把家暴问题理解为夫妻之间的问题。因此,儿童被家暴现象往往被人忽略。针对儿童年幼,遭受家庭暴力时常无法自行向有关部门求助的现实问题,韩宝提醒,当外人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可及时报警,或者通过拨打12338妇女儿童维权热线求助,妇联组织将会协调公安、街道等相关部门共同帮助未成年人依法维权,防止家庭暴力危害后果的发生。
新闻推荐
“大爷大妈,现在疫情依然严峻,在小区里晒太阳千万不能聚集!这是防疫宣传单,看看吧!别大意啊,少出门、少聚集,对大家都好!”2月17...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