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凤:从“生意人”到“职业农民”
她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种植绿色有机粮蔬;她早出晚归,在黄土地里摸索农业现代化路子;她兢兢业业与土地打了数年交道;她在地里种出了行业标杆,也种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我是农民的女儿,回乡当农民一点都不后悔。”站在田埂上的陈春凤凝望远方的稻田,脸上满是喜悦与满足。
提起陈春凤,梅渚镇黎明村村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陈春凤,今年46岁,是郎溪县梅渚镇人大代表,原来在镇上做生意,在实现致富小目标后,她把目光转向了牵挂已久的土地,2014年她毅然放弃手上的生意,从乡邻手中租种了600多亩地,和黄土地打起了交道,建起了一个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从事优质粮油生产。
“只要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把品质提上去,种地也能挣钱。”陈春凤说。为实现农民身份完美转型,科学种田,除了从书本上刻苦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外,还经常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培训。她投入资金,在全县率先引进了植保无人机,添置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具,有了这些机械,实现了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提高了粮食产量,在种植当年获得了丰收。
尝到甜头的她,在2016年听说二茬稻种一季收两季,口感好、成本低,于是她决定种着试试看,在取得收益后,逐年扩大再生稻规模,今年已达到1100多亩。“机收再生稻具备三高二好四省一优的特点,即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稻米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秸秆全还田优化生态。”陈春凤说道,“再生稻稻米品质优良,基本无农药投入,符合当前大众绿色环保消费趋势,可有效增加生产效益,如果用词语来形容它的话,那便是绿色、高效、生态、经济。”
饮水不忘思源,致富不忘乡亲。在陈春凤的家庭农场里,除了机械化外,也需要小工,常年需要八到九个工人,他们大多数是周边村民,岁数在五六十岁左右,目前有周家村两位贫困户在陈春凤的家庭农场工作,每年能挣一万多块钱,不仅如此,陈春凤还为他们购买了意外保险。
2019年,陈春凤又开始新的计划,投资建立新的仓库,为了节约成本,她带人跑材料,从点滴入手,如今的厂房已经初见雏形。“这个厂房建设好了,一方面可以将大型机器放在里面,今年我又投资80万元购买了一台烘干设备,这样阴雨天收割不会造成损失了,也能为周边农户服务。”
近年来,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陈春凤兴奋不已。下一步,她对自己的“粮路”有了更明确的打算:通过注册商标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简单、粗放的种粮模式,延伸产业链。她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农业一定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一定能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她将在做好农民这个职业的同时,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把农村建设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仲夏时节,走进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只见进村的水泥道路两旁,满目青翠的油茶,令人心旷神怡。一株株油茶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