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村:小芦笋助力大脱贫
扶贫基地的大棚里,一盒盒芦笋幼苗在恒温下,舒展出翠绿的嫩芽。在不远处,还有一片片芦笋生机勃勃地在阳光下随风摇曳……近日,郎溪县新发镇双桥村的芦笋扶贫产业基地进入了育苗期,大棚里充满了生机。小小的芦笋嫩芽,承载着双桥村全村人的心愿:好好种植芦笋,大力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发展村集体经济,走上产业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早上5点多钟,53岁的袁明和就来到芦笋种植基地,虽然前一天刚刚下过雨,田埂上有些泥泞,但他仍然仔细地巡查着每一片郁郁葱葱的芦笋,不时蹲下来,拔去芦笋边的野草。袁明和因为父亲生病,家里生活困难,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畴。几年来,除了家里的几亩地,他靠着打零工维持生活。今年年初,芦笋的种苗买回来之后,村里考虑到他是个贫困户,就建议他到基地里工作。
“现在我在基地里主要就是除除草,治治虫,管管水。每天早上来一趟,傍晚来一趟。一个月得干上20多天呢。”记者看到,在种植基地里忙着除草的基本都是双桥村的村民,除了袁明和这样的长期工,还有不少贫困户临时来帮忙,一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今年69岁的戴松虎也在一旁拔除田里的杂草,今年他有近3亩的土地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到芦笋种植基地里。“我这三亩地一年有着2000多块钱的收入呢,除此之外,有时候我还会来打打零工,一天也有着百把块钱的收入,有了这个扶贫基地,我的生活可是越来越好了。”
“在扶贫基地建设前,我们就组织到绩溪、宁国等地进行考察,随后引进在村里种植,现在看起来效果不错。”看着夏日里郁郁葱葱的芦笋,扶贫基地负责人戴观平乐得合不拢嘴。戴观平告诉记者,通过筛选,他们发现村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芦笋,于是今年村集体建设了芦笋产业扶贫基地。在扶贫基地运作的同时,特意为贫困户留出了相关的岗位,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现在我们已经和上海等地的公司达成了协议,芦笋种植出来之后,由他们进行保底收购,目前12亩的芦笋将在今年底开始采摘,余下的23亩目前正在育种,预计将在10月份进行种植,明年就可以采摘上市。”
“双桥村位置偏远,以前几乎都是毛坯房、泥巴路,村民们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自家种植水稻、苞谷等传统农作物。”双桥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告诉记者,自从村里的扶贫基地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村里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劳务收入等方面的收入,真真切切给贫困户带来了好处,更重要的是,通过扶贫基地的建设和运作,可以从思想上让贫困户意识到扶贫不能等靠要,通过产业项目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别小看这些芦笋,它们一年采收期有六七个月,一般一年一亩平均产量有4到5千斤,纯收入大概5000到10000元,这可是以后我们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村里贫困户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新闻推荐
郎溪行打造“爱心银行”设立贫困救助基金,资助693户困难家庭
设立贫困救助基金,资助693户困难家庭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