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吴村:白茶香飘致富路

宣城日报 2018-07-27 11:23 大字

近年来,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白茶产业,成功摘掉贫困村帽子,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了以产业兴村、以产业富民的发展目标。

走出去、请进来,荒山坡上绘蓝图

7月17日,笔者驱车行驶在下吴村境内,一条宽阔的二级景观大道横穿下吴村,道路两边翠竹摇曳、绿树成荫,不远的山坡上,连片的茶园在微风吹拂下绿波涌动,生机盎然。这条路是2008年修的,从该村直接通到江苏溧阳的天目湖景区。“我们村和江苏溧阳仅一山之隔,这么多年来两地群众交往密切,贸易互通,婚姻互通,生活和发展相互影响。这条路修通后,两地交往更为便利,我们通过这条路走出去,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里有创业意愿的群众到江苏去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也把那些实力雄厚,愿意到下吴来投资的江苏老板请进来,让他们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下吴村党总支部书记蒋福金告诉笔者。

下吴村,是凌笪乡最偏远的村,深入江苏腹地,坐落在伍员山西侧,山的东边就是江苏溧阳市。该村有山林面积1.5万亩,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以前我们这些山上除了部分种植板栗和毛竹外,大多数都是荒山,荆棘遍野,蒿草丛生,村民多数选择外出打工。村里没有企业,集体经济也是一穷二白,是不折不扣的贫困村,看到山那边的江苏轰轰烈烈地发展经济,我们着急呀。”蒋福金说。穷则思变。同样的地质条件、同样的气候条件,山那边江苏的白茶做的风生水起,我们为什么不做呢。在经过多次的外出考察后,2008年,第一位江苏老板来到下吴村,承包了500亩荒山种植白茶。在他的带动下,2010年开始,村里陆陆续续有人开荒种茶,种植面积从几分地到几十亩地。

兴大户、带小户,白茶树上生“黄金”

邱君烈是全村最早开始大面积种植白茶的农户。2010年春,时年35岁的邱君烈放弃了在外打工一年2万元的收入,带着对家乡土地的深厚感情,回乡租赁了45亩荒山种植白茶。8年来,邱君烈边种边探索,把白茶企业做得风生水起。7月17日上午,邱君烈正在接待两位从江苏溧阳来的客商。见笔者到访,邱君烈热情地向笔者介绍:“这两位是我的老客户,今天买了2000多块钱的茶叶。我家有存放茶叶的冻库,茶叶新鲜,他们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来拿,省的买多了回去存放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从溧阳过来十几分钟,方便得很。”

送走了客人,邱君烈向笔者谈起了他的种茶经:“因为我们这边靠近江苏,看到周边的白茶行情好,想到我们有资源,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别人小打小闹不敢种,我不怕。”第一轮,邱君烈就种了45亩,第二年建了一座标准化的茶叶生产线,三年后,白茶效益大增,邱君烈把回收的资金又投入到茶园里,先后又流转了60多亩荒山种白茶。“今年,我的茶叶价格平均在500元左右一斤,净利润至少在50万元。”

在种茶大户的带动下,许多原先持观望态度的群众也纷纷开荒种茶,许多贫困户也依托茶产业脱贫致富。在大卡村民组的一处茶园里,贫困群众霍阿宝正在给茶树浇水。“我这片茶山石头多,不经干,晴的时间长了就要浇水。虽然费点事,但是我们家靠着它们生活越过越好,干着也有劲!”今年63岁的霍阿宝是下吴村大卡村民组的村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六口人,大儿子前几年意外去世,小儿子精神残疾,大儿媳带着两个孙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靠霍阿宝和老伴。2014年,在政府引导和村民地带动下,霍阿宝种植了11亩白茶,2015年依托茶产业成功脱贫。

强集体、富村民,依托产业奔小康

这些年村里种茶叶的越来越多,100亩以上规模的就有15家,小户不计其数,截至今年年初,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855亩,占全村产业种植面积的95%,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和以前比较,大幅度提升。“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9684元上升到2017年的180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3年的5000元增加到2017年的25万元。我们村能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也是依靠白茶产业。”该村的会计吴定强告诉笔者。采访中笔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下吴村利用扶贫项目,先后种植了200亩白茶,建设了下吴村白茶基地,并通过扶贫产业项目,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与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入股合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到2017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产业扶贫基地建成后,共带动村民就业25户30人,其中贫困户8户10人。每位贫困户在扶贫产业基地里每年都能获得1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入。

“以前都羡慕山那边的江苏好,现在看来我们下吴不比他们差,如今我们村每个村庄都通了水泥路,家家吃上了放心水,好多家庭买了小轿车,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美。”该村殿东村民组村民吴超笑着说。

新闻推荐

园区企业开展安全文化知识竞赛

郎溪讯近日,郎溪十字开发区联合理昂生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主题为“提升文化素养、共建美好理昂”的安全文化知识竞赛。...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