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后义:特色种养助我摘穷帽

宣城日报 2018-07-05 10:54 大字

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产业才能彻底摘掉穷帽。近年来,郎溪县姚村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户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小微产业,增加收入摘穷帽。家住该乡潘村村的贫困户詹后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场发展毛竹和绿茶产业,用生态饲料养猪、养鸡,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特色种养产业脱贫之路。

詹后义家住潘村村庄屋组,因病因残致贫,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詹后义因患有痛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常年在家待业。妻子潘英菊精神残疾,无劳动能力。乡村干部为其二人申办了“低保”,基本生活有了保障。2015年,女儿詹桂霞技校毕业,帮扶干部介绍其在十字开发区上班。

“乡村干部上门宣传脱贫产业政策,鼓励我振作起来,做点产业。光靠政府的照顾过日子肯定不行,我也是个好面子的人,不是懒人,我就开始干起来。”说干就干,勤劳的詹后义花了两年功夫砍除灌木和荆棘,逐块垦复、施肥,终于把屋后3亩毛竹园打理的清清爽爽,每年新竹质量和密度大有提升。为了解决毛竹销售难的问题,村干部联系该乡新星毛竹拉丝厂,为詹后义签订了常年销售合同,让他家的毛竹不愁卖。在打理毛竹园的同时,詹后义还把房前屋后的荒地栽种了茶叶。东一块西一块的茶叶,加起来有1.2亩,每年春天采茶季,采摘的鲜叶直接销往签了销售合同的尤冲生态茶厂,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2015年初,詹后义想利用自家菜园种植猪菜养殖生态猪,可是,没有启动资金。帮扶干部得知后,立即对接金融部门为詹后义申办了扶贫小额信贷。当年,詹后义建起两间猪舍,养了3头生态猪,并利用房前屋后的竹林和茶园养了50只土鸡。为了保证生态养殖的质量,詹后义一直坚持用菜地里种出来的猪菜来喂猪、喂鸡。詹后义种了很多品种的猪菜,自家菜园不够用,他又捡了邻居抛荒的菜地。起早摸晚,热爱劳动的詹后义一有空就泡在菜地里,除草、施肥,辛勤劳作。望着满地里绿油油的猪菜,詹后义很有成就感:“种菜,不舍得下功夫是不行的,农人总是做活,要勤快,再累也累不死人。我种这些菜喂猪喂鸡,节省了饲料钱,猪肉好吃好卖,价钱好,老母鸡和鸡蛋也好卖。”

竹园、茶园、喂猪、养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产业,每年为詹后义增加了一定的收入。因为詹后义为人诚信实在,做事不偷懒,不怕脏不怕累,2015年被村里聘为保洁员,负责庄屋等3个组及十姚线的潘村村委会路段的日常保洁,月工资750元。辛勤劳作,多种经营,詹后义于2016年光荣脱贫。

现如今,每天在完成责任区的保洁任务之后,吃苦耐劳的詹后义依然在房前屋后忙碌着,忙着打理竹园、忙着给茶树剪枝,忙着种菜,忙着喂猪喂鸡……

新闻推荐

安徽省郎溪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郎国土告字[2018]8号经安徽省郎溪县人民政府批准,郎溪县国土资源局决定公开出让2018-32号等二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