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扮靓脱贫路
本报通讯员 余庆 徐萍萍本报记者 张敬波
6月18日清晨,郎溪县十字镇双铺村65岁的村民余孝华和妻子杨石菊,来到自家菊花田里,一人忙着除草,另一人忙着施肥。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两人的衣裤,菊花种苗在晨风里摇曳。这是双润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田间地头,一株株菊花苗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余孝华是村里的贫困户,自己患病多年,妻子身有残疾,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在外求学的孩子学费,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今年4月份,双铺村党支部书记余正张来到了余孝华家里,告诉他可以种植菊花来增加收入。 “条件好着哩,不需要我出肥料,也不需要我出种苗,不懂的就问合作社的技术人员,还有保底收购! ”杨石菊告诉记者。
“种植菊花的门槛不高,当年就有收入,还有保底收购价,这对于贫困户来说算是零投入。”余正张和记者攀谈开来,双铺村的贫困户很多都是以种地为生,如何破解单一的收入结构?村“两委”找到的路子是,充分利用当地较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菊花种植业。“去年将菊花种植的合作社招商引资过来后,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已经有13户贫困户种植了菊花,加上土地流转和在合作社就业的20多人,全村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贫困户加入了进来。 ”余正张说,合作社采取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送种苗、送化肥、包回收、保底价”的模式,扶持贫困户种植菊花,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
“这一棵棵菊花种苗,给贫困户带来了希望。大伙都说,脱贫有了奔头。”余正张告诉记者,合作社还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带动辐射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6月8日上午8点多钟,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的白茶生态园产业扶贫基地里,茶香四溢,沁人心脾。下吴村胜利组的贫困户沈金荣正穿着...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