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的回忆

宣城日报 2018-05-25 11:04 大字

每到“母亲节”,心中越发思念我的母亲。每当思念母亲的时刻,我的眼中总是充盈着泪花,仿佛看到母亲笑吟吟的向我走来。此刻,我总有迎上去张开双臂把母亲拥抱在怀中的冲动,真想对着母亲深情地叫一声“姆妈”。

可是,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十四个年头了。

三十四年来,没有“姆妈”喊的日子日复一日,这样的日子表面看来于我好像也习惯了。可是,在我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思念不曾有一刻停止。

逢年过节的热闹氛围里,我想母亲;静静独处的时候,好想母亲能陪我说说话;遇到困难感到无助时,更想听到母亲的安慰。每当家中亲人相聚在一起,我常常暗想:要是父母都在多好。特别是看到门前大街上有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母亲逛街,我会陡然想:我姆妈要是还在,我也这样推着她老人家四处看看热闹,那会是怎样的幸福。

是啊,我就是经常这样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中无限的怅惘、酸楚。对母亲的思念也在岁月的这条河里静静地流淌,流进了我的血脉,洗白我的两鬓。

在思念流淌的岁月里,我常常回首来路。我分明知道,我能够安逸地在土生土长的家乡娶妻生子,过着一份恬静安宁的生活,那是得益于母亲的教诲,使我宁静从容。

从我幼小的时候起,母亲就严格约束我,鼓励我要发奋读书,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本分的人。在母亲那里,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是不能有一点对她要求的违拗;我们必须向上向善,让她觉得争气有脸面。她的这样的家教规范了我的养成,直到今天,我还是经常告诫自己:要踏实做事,本分做人,不能给母亲丢脸。显然,母亲的教诲已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念母亲。

母亲是要强的,在教育我们儿女时也是非常严格的。但这些都是源自母亲对我们儿女强烈的爱。

记得一九八O年的秋天,母亲独自一人到我读书的郎溪师范看我。要知道,那时候从我的家乘船到宣城是要五个小时的,在宣城乘车到郎溪,也要二三个小时。我真的不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乘船从家里到了宣城,又是怎么找到车站,乘车到了郎溪,还一个人步行十多里找到了山洼里的学校。

那时在外面读书真是艰苦啊,在学校食堂打饭买菜每餐都是有计划的,不敢过量,为的是把伙食费用控制在学校发的助学金里。年轻人晚上看书久了,哪有不饿的呢?对此,母亲是知道的,她这次来学校看我,就带来了芝麻米粉,她嘱咐我夜间看书饿了用开水泡着吃,很熬饥的。我知道,这是母亲平时在家里省下来的,这芝麻米粉里有她对我的殷殷怜爱和无限希望。

记得送母亲回去时,我和她一路往县城步行,她一再告诫我要好好读书,不能停步,工作以后要骑在马上找马,继续考大学。听了母亲的话,我心中升腾起了继续深造的渴望,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到了郎溪县城,我陪母亲在这个小城里逛了逛。她看到新华书店的对面有个照相馆,便停了下来看了看,然后对我说,我难得来一次,我们俩在这里照个相吧。我当然很高兴,随母亲进了照相馆。合影时母亲坐着,我听母亲的话站在她的身边,随着摄影师的快门按下,我和母亲第一次在一起照了一张相。那年我十七岁。

三十八年过去了,这张照片至今还挂在我的房间。母亲坐着,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我站在她的身边,满脸稚气、幸福。每当夜深人静看书倦了,只要一抬头,就看见照片中母亲向着我在笑。于是,母亲去郎溪师范看我的情景又历历回放,神情立刻就振作起来了。那会我和母亲合影时,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我对母亲最幸福的回忆。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那在远方工作的儿子也许正在思念着他的妈妈,他是幸福的。因为,儿子除了思念还可以随时电话、微信叫一声“妈妈”,甚或购一份礼品通过快递邮寄给妈妈,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感念。

今夜我也是幸福的。虽然我的母亲早已经离开了我,但是,我面前还保留了一张三十八年前的老照片。照片里,我的母亲慈祥地笑着,站在她身边的那个稚气、幸福的十七岁的青年就是我。看着这张老照片,母亲的音容笑貌又活泛在我的眼前,我顿时感到暖暖的母爱氤氲着我,母亲的教诲又亲切的萦绕在耳畔,眼前有了明亮的光。感谢这张老照片,是它带给了我对母亲最幸福的回忆。

新闻推荐

急业主所想 解彩民之忧

郎溪福彩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用心服务站点,与业主零距离接触,急业主所想,解彩民之忧。5月1日,管理员接到钟桥341520...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