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伟:实干结硕果

宣城日报 2017-11-17 20:41 大字

橙红的柿子压弯了枝头,红色的石榴裂开了嘴,微风拂过翻腾的金色稻浪,10月的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伟走在村子里感慨万千,作为安徽省第六批选派干部的他即将任满离职。在他担任第一书记的三年时间里,庆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水电路三大难题,创造出自主的茶叶品牌,实现了脱贫致富。

打造品牌闯市场

在金伟这三年的任期里,最为人们称道的要数打造庆丰自己的茶叶品牌。

郎溪县有“中国绿茶之乡”的美誉,庆丰村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种茶优势,全村有茶园6千多亩,24个大小茶叶加工厂,650户家庭从事茶叶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庆丰村民世世代代种茶,却没能致富。

“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金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庆丰村茶农只好将辛辛苦苦做好的茶叶拿到浙江省安吉市低价售卖,一斤茶只赚几十元的加工费,而被贴上安吉白茶品牌的茶叶,转眼间就被高价出售。“庆丰的茶农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金伟说这是摆在所有茶农面前的庆丰茶叶之痛。

“为什么不成立我们自己的合作社,打造自己的品牌呢?”一个念头在金伟脑海中闪现,有了念头,金伟便着手搭建平台。他的想法很快得到村两委班子以及种茶大户的一致赞同。“打造庆丰茶品牌是我们全体庆丰人多年来的梦想,即使赔本我们也要把品牌建立起来!”面对现实困难以及可能存在的失败风险,村民们异常坚定。2014年底,庆丰茶叶合作社挂牌,同时还注册了庆丰茶品牌商标,“庆丰金尊”就这样诞生了。

巧用网络搭“戏台”

合作社成立后,金伟带着大家伙将村里仅有的集体资产——三间破车棚改造成了明亮的办公室、高标准的冷库、现代化的包装车间,随即金伟又带着村委会成员和种茶大户去外地采购、设计包装。为了节省资金,大家通过自学设计商品二维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如何能让庆丰茶香飘得更远呢?金伟第一时间想到了无限宽广的网络平台,他决定带着种茶户们开展网络营销,打造电商平台。于是,合作社第一时间注册了庆丰村微信公众平台,金伟和村干部们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开通自己的微信、利用微信宣传自己的产品。2015年春茶上市前期,庆丰茶迎来了第一个宣传契机。金伟和种茶户们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集赞送茶活动和论坛抢楼活动,当天晚上,在微信公众平台就有几十万人关注、转发和集赞,论坛抢楼浏览量达30多万人次,“庆丰金尊”这个品牌在一夜之间,火爆了整个网络。

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宣传,春茶上市当天,就接到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等其它省市的订单,开业当天就有近3万元的收入,特别是庆丰金尊“黄金茶”,更是一茶难求,最高峰时卖到了1万元一斤。通过“黄金茶”的带动,庆丰白茶、庆丰绿茶销路一路看涨,供不应求。2015年,通过大半年的运营,村民投入的每股5千元,当年分红2千元,村里茶产业同期增收2千万元,村民人均增收7千元,村集体收入增收4万元。在金伟的带领下,庆丰村人做大做强自己茶产业的梦想实现了。

实干书记想法多

经济发展起来了,金书记又想着如何改善民生,他同村两委谋化开展“夜访夜谈”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查找问题、帮扶贫困。在走访中得知,村民田里生产用水有时得不到保障、高峰期用电负荷不够、还有一座危桥急于整修、村民就医不方便等问题。摸清这些情况后,他又带领村两委班子,从水、电、路、桥、医着手,争取“一事一议”、“以工代赈”、农村网路工程、电力农网升级和低压台区改造等项目资金累计3603万元。争取项目资金173万新修建水泥路6.3公里、投入资金20万新建桥梁1座;投资165万兴修塘坝9个和水库扩容2个;完成了两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建成省级森林村庄1个,建成“黄金茶”加工基地1个;争取电改项目资金3000万元,庆丰14个自然村、18个村组电改任务全部完成。

此外,金伟利用微信公众号“郎溪庆丰”,积极开展党课、便民服务等,还通过微信开展“三月赏樱到庆丰”、“四月庆丰摘草莓”、“五月庆丰观牡丹”等系列旅游推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庆丰村的四季美景,让很多人借此知道庆丰、认识庆丰。在微信推介取得效果之后,金伟又积极参与到庆丰村大佛山清心谷旅游开发中。如今,庆丰村茶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初显规模。

新闻推荐

姚村乡:加强林业保护,提升生态文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郎溪县姚村乡党委政府坚持“天更蓝、水更碧、...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