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字镇“四带一造”助力产业扶贫

宣城日报 2017-08-28 23:12 大字

郎溪讯今年以来,郎溪县十字镇依托区位优势,不断破解发展凭借,增强扶贫驱动力,逐步探索出“四带一造”产业发展模式,助力该镇产业扶贫工作。

企业带动。新和村通过“三变”改革试点,选择康龙公司为合作主体。目前项目建成,除农民入股分红效益外,在930亩油茶基地上为17户贫困户每年平均增收8000元左右务工收入。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在招工方面适度放宽对贫困户的条件。今年以来,新增贫困户就业15人。为27户贫困户办理了“户贷企用”模式的小额信贷业务,参与合作的2家大米加工企业已经于6月底将每户年底保底分红3000元打入贫困户账户。

园区带动。在谋划贫困村的产业项目时,十字经济开发区积极作为,为两个贫困村无偿供地15亩,新建2幢标准化厂房,项目均已完成招标,进入施工阶段,力争8月底完工。建成后与园区招商合作,预计每个贫困村各实现年收入近8万元。镇政府将整合不低于200万资金与园区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打造全镇扶贫产业基地,为全镇不少于100户贫困人口进行收益分红,实现产业到户兜底。

大户带动。积极宣传引导烟叶、苗木、茶叶、竹子、粮食生产等种养大户,参与脱贫工作。如种粮大户、省“劳模”杨大琴积极助力扶贫,在土地流转和选工用人上坚持以贫困户优先,今年以来帮助新增贫困户流转土地面积32亩,新增贫困户用工3人。

集体带动。对少数确实难实现产业到户的,以村集体产业项目的收益分红给贫困户,如李村村2016年从扶贫产业项目收益中拿出1.6万元分红给11户贫困户。

自我造血。坚持“扶志”“扶技”“扶产”相结合,结合特色种养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徐萍萍)

新闻推荐

我与二野西南服务团

1949年为彻底消灭蒋介石残余,原为新解放区政权接管工作准备的53000多名配套干部已不够用了,中央决定除从部队和老解放区抽调干部外,从南京、上海、皖南吸收知识青年学生补充干部队伍,由二野司令员刘...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