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胡氏:始祖抗金,裔孙解经

华西都市报 2020-10-17 03:52 大字

胡仔画像。(资料图片)

胡仔所著的《苕溪渔隐丛话》。 (资料图片)

胡培翚著的《仪礼正义》。(资料图片)

安徽绩溪县聚集了大量胡姓人,是全国胡姓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被公认为是家族最大、人数最多的姓氏。在这些胡姓人中,最主要的有三大同姓不同宗的支派:明经胡氏、金紫胡氏、尚书胡氏,人称绩溪三胡。绩溪三胡都没有以惯常的按照居住地(发源地)命名,而是以始祖荣耀或官名来命名,体现出了独特的姓氏文化。

金紫胡氏奉宋朝名臣、学者胡舜陟为始祖。胡舜陟因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所以后人把金紫作为家族的称呼。史料记载,在宋、明、清三朝中,金紫胡氏一共有154种著作问世,著作多以解经为主,所以有经解世家之称。

金紫胡氏始祖胡舜陟

力主抗金,反对求和

金紫胡氏的远祖,可追溯到唐朝的散骑将军胡宓。胡宓奉命镇守新安(即徽州地区),在任上去世,安葬在绩溪县的西关。

胡宓的子孙为给他奉祀墓葬,迁徙到绩溪县城,东市建宅、西市为库,富甲一方,称盛一时。他们聚族而居,世代为学,过着耕读与世宦相结合的生活。

胡舜陟的高祖胡峤、曾祖胡筠,都不求仕途,安于归隐乡里。祖父胡策,官至江西铅山县县尉。胡策教诲儿子们要通过做学问进入仕途,所以家里藏书丰富。

胡策有儿子胡宏、胡咸。胡宏进士出身,官至处州(今浙江丽水市)司法参军。

胡咸,字诚甫,自幼刻苦读书,“仰承俯授,皆有师法。”他读书用的是笨办法、苦功夫:六经诸史全部用笔抄写下来,然后进行背诵。

胡咸用这样的办法读书,逐渐领悟书中的要旨,尤其精通易学。胡咸曾到太学游学10多年,成为治学领袖,是出了名的布衣士人。

胡咸有胡舜陟、胡舜举、胡舜俞、胡舜申4个儿子。

胡舜陟,字汝明,晚年自号三山老人。大观三年(1109年),胡舜陟考中进士,历任山阴县主簿,会州、秀州教谕,入朝任宣教郎、监察御史、侍御史等。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烧杀抢掠,胡舜陟多次上奏朝廷,力主抗金,反对求和,成为名震一时的抗金派大臣。

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即位。胡舜陟弹劾宰相李纲,宋高宗不听。胡舜陟受到排挤,被任命为集英殿修撰、庐州(今安徽合肥市)知州。

当时淮西一带兵荒马乱,盗贼横行,庐州百姓惶恐不安,都想南渡。胡舜陟到任后,整修城池,打制武器,鼓励生产,安定人心,很快稳定局势。接下来,胡舜陟开始整治境内的盗贼。

骑兵出身的孙琪纠集一批散兵落草为寇,包围庐州城,胡舜陟率兵拒守。孙琪向胡舜陟索要粮食,胡舜陟不给。胡舜陟说:“并非我吝啬,而是贼心贪婪。我给了的话,就是在向他们示弱,他们就会毫无顾忌,无法无天。”

胡舜陟经常派兵出击孙琪,孙琪见得不到好处,半夜悄悄撤兵。胡舜陟早有预料,在孙琪撤兵路上设下埋伏,大败孙琪,缴获众多辎重。

济南僧人刘文舜聚集上万人,占山为盗,四处抢掠,胡舜陟派人将其招降。蕲县、寿县一带有丁进、李胜合兵为盗,胡舜陟派刘文舜带兵征剿平息。

胡舜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肃清了境内的盗贼,而且加强了防守力量,使得金兵不敢轻易南下。

朝廷念其战功卓著,擢升他为徽猷阁待制兼任淮西制置使。胡舜陟满以为从此能在抗金事业上大展宏图,其实他想得太天真了。

列举秦桧十多条罪状

胡舜陟曾为岳飞辩解

胡舜陟矢志抗金,多次向朝廷请缨率部抗金,宋高宗不予采纳,任命他为建康府知府兼沿江都制置使。第二年,又改任临安府知府,徽猷阁待制兼京畿数路宣抚使。

没多久,胡舜陟迁任庐、寿镇安抚使,改任淮西安抚使。有溃兵王全等人前来归降,胡舜陟给他们粮食,进行安抚,不少流民听说后,逐渐回归。

绍兴六年(1136年),胡舜陟被任命为广西经略使兼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市)知府。

胡舜陟所到之处,严格治军,减免各种税捐,平反错案冤狱,召集流民,发展生产,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由于政绩显著,绍兴七年(1137年),胡舜陟被敕封为绩溪开国男,进封子爵。

第二年,胡舜陟不满秦桧独断专权、陷害忠良和投降议和,上疏秦桧10多条罪状。秦桧指使御史中丞常同诬告胡舜陟“凶暴倾险”,胡舜陟被罢官。

两年后,因南方战事吃紧,胡舜陟被起用,出任广西经略使兼邕州(今广西南宁市)知州。第二年,胡舜陟被授以重权,节制广东、广西、湖南官军,征讨骆科在湖广两地的叛乱。

因战功卓著,胡舜陟被晋封为新安伯,加封金紫光禄大夫、明国公。这就是金紫胡氏得名的由来。

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岳云、张宪下狱。胡舜陟与岳飞是好友,岳飞在绩溪时曾拜访过他,两人有诗书往来。胡舜陟得知岳飞下狱后,上疏为岳飞辩解,再次触怒秦桧。

胡舜陟与广西转运使吕源有旧仇,吕源写信给秦桧,诬告胡舜陟“讪笑朝廷”“受金盗马”等,又诬告他“赃污潜拟”。秦桧派大理寺官员前往静江府查办,胡舜陟守节不屈,死在狱中,终年61岁。

胡舜陟冤死后,朝野上下群情激愤,他的妻子江氏向宋高宗申冤。宋高宗找来德庆府(府治在今广东德庆县)通判洪元英查问究竟,洪元英说:“胡舜陟很得人心,比之古代的良臣循吏无以为过。”

宋高宗为此做出“舜陟从官,又罪不至死,勘官不可不惩”的结论和批示,为胡舜陟平反,查办胡舜陟一案的大理寺官员受到惩处。

为安慰胡舜陟家人,宋高宗追赠胡舜陟为少师,遗体赐葬湖州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谢勘村,派官前去祭祀,把当地命名为胡家坞。

胡舜陟一生抗金爱国,勤于政事,深得人心,青史留名,《宋史》有传。因为他,金紫胡氏名闻天下,他也被奉为金紫胡氏始祖。

后裔研究经学

清朝有“三胡礼学”

胡舜陟有史可查的儿子有3个:胡偁、胡仔、胡仰,以胡仔名声最大。

胡仔,字元任,自号苕溪渔隐,以父亲的恩荫补为将仕郎,授迪功郎,历任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奉议郎、常州晋陵县知县等。

绍兴六年(1136年),胡仔跟随父亲去广西。胡舜陟被陷害死去后,他隐居在湖州苕溪,“日以渔钓自适。”

胡仔最大成就是著有100卷古典诗论《苕溪渔隐丛话》,曾被收入《四库全书》。《苕溪渔隐丛话》是一部简明而形象的北宋诗歌发展史。该书非常重视大家,尤其是北宋四大家,推尊苏轼、黄庭坚等元祐诗人;重视创作的时代氛围以及前代作家如杜甫等对宋诗的巨大影响。

胡舜陟的后裔以研究经学著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清朝时的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祖孙3代。他们同出一门,潜心经学,尤其精通《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引证浩博,考据精审,自成一家,世人尊称为三胡礼学。

胡匡衷,字寅成,号朴斋,贡生出身,候选儒学训导。以敦行孝友被乡里所敬重,一辈子以研究经学为乐,著述丰厚,被人尊称为朴斋先生。

胡匡衷最为难得的是,他并不苟同前人的说法,而是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著作的《周易传义疑参》,采用宋元各家研究成果,分析程朱理学的异同,补充程朱理学的漏洞,并加以订正。他在礼经研究上也有建树,“论据精确,足补注疏所未及。”

胡秉虔,原名秉乾,字伯敬,号敬亭,又号春乔,胡匡衷的侄子。嘉庆四年(1799年),胡秉虔考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甘肃灵台县知县、丹噶尔同知、河州知州,在任上去世。

胡秉虔自幼好学,博通经史,每晚读书,必定要燃完两支蜡烛后才休息。胡秉虔秉承家学,精于经学,著述宏富,很受纪昀、汪由敦、汪念孙等名家重视。

胡培翚,字载屏,一字竹村、紫蒙,胡匡衷的孙子、胡秉钦的儿子。

嘉庆十五年(1810年),胡培翚考中举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考中进士,授职内阁中书,实录馆详校,后升任户部广东司主事。此后因没人提拔任用,胡培翚一直升不了官。但他为官清正,一丝不苟,时人评价他治官如治经学,一字不肯放过。

胡培翚离职告归后,把精力放在教育和治学上,先后在博山、皋比、钟山、惜阴、云间、娄东、泾川等书院任教,后来创建东山书院,培养了大量人才,如被曾国藩器重的汪士铎等。

胡培翚幼承10代家学,又师从名家,学业益精,博采众说,积累40年后,著成40卷的《仪礼正义》,对清朝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黄勇

特别致谢: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新闻推荐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到绩溪 调研指导工作

近日,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罗晔一行到绩溪县调研指导城市管理工作。实地查看了会山路城市管理示范街道、县数字城管指挥...

绩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绩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