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主战场 24小时不间断值班

市场星报 2020-04-15 00:30 大字

“医疗物资告急,医护人员告急,武汉告急……”当武汉发出紧急求援的时候,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安医大一附院)的医护人员匆匆收拾行囊,瞒着父母,哄着孩子,不谈条件,不问归期,先后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协和肿瘤医院、武汉方舱医院等地。该院院长梁朝朝和该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长张慧娓娓讲述安医大一附院精彩的“战斗历程”。   

问:据了解,安医大一附院自从分诊和发热门诊开诊以来,高峰时期一天的接诊量达到了200多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安医大一附院是如何守护好主战场的?

梁朝朝:作为发热病人流行性最大的区域,医护人员接触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几率也较高,但是门诊全体医护人员无一退缩,全员在岗,24小时不间断值班,对每位发热病人严格落实接诊流程,做好流行病学史排查,准确研判病情。长江路门诊还自发组成志愿救护车队,承担病人的转运工作,满足了长江路门诊、高新区门诊的疑似患者送往绩溪路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转运要求。

问:按照要求,医院的隔离病房必须是相对独立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这就意味着需要将现有病区腾空。张护士长,医院在病区的设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全体医护人员向每一位住院病人做思想动员,仅用一天时间就顺利转移了50名病人,腾空病区。

问:在诊疗方面,安医大一附院在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方面采用了“一人一案”的精准疗法,具体是如何“一人一案”的?

梁朝朝:每一个人,每一种病,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新冠肺炎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但是它在不同人体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基础疾病,所以治疗方案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医院从一开始就成立了专家组和治疗团队,在参照国家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全力救治,实行一人一案的精准治疗,提高了收治率和治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感染风险。

问:张护士长,您当时是第一时间请战,有过犹豫吗?

张慧: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我有30多年的医护经验,曾参与过非典和禽流感的防控工作;第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充足的后勤保障让我们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问:梁院长,在战疫一线,安医大一附院的这些医护人员在抗疫期间做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

梁朝朝:我们医院总共去了五批医疗队,有137人的医疗队在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11楼。它是安医大一附院整建制接管的一个重症病区。从2月15日上午正式开始收治病人,到2月17日病人全部收满。

为了快速接管这个重症病区,医疗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工作机制,对每一名患者的发病过程、检查结果、复查指标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完全掌握,对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进行严密监测,严格执行最新版本的新冠诊疗指南,对症治疗。

问:疫情暴发后,全员备战,在此期间有没有让二位印象深刻或者备受感动的人和事?

梁朝朝:当时报名请战的人员中有一位呼吸科的老主任,今年59岁,他去年做过一个大的手术,到现在都还在进行药物治疗。我看到他名字后,劝他不要去武汉,建议他留在本院治疗病人。他告诉我,第一,在非典时期,他就在战场,有经验;第二,他已经59岁了,很快就要退休了,加之这一次有很多年轻的医务人员去一线,他去可以帮助他们。最终坚持前往武汉。到了武汉之后,他带领137位医护人员抢救了大量的危重病人,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张慧:在治疗期间,有康复出院的病人会真心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含着眼泪说“谢谢”,并鞠躬,那时候我真的很感动。第一是感动于病人能够健康地出院,回归家庭,恢复正常的生活;第二是感动于病人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让我觉着工作即使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以来,最高峰时,安医大一附院的隔离病房一共收治确诊患者29例、疑似患者22例,其中危重症1例、重型1例。到2020年3月7日,隔离病房共收治住院的40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新闻推荐

绩溪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节

本报讯(记者罗鑫)3月26日,绩溪县第十二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在家朋乡梅干岭油菜花观赏基地开幕。140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色花海...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