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绩溪医生的战疫日记 讲述武汉方舱医院的故事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20-03-03 10:28 大字

编者的话 汪宇白,绩溪县中医院医务科副科长、门急诊科主任,支援武汉医务工作者。 2020年2月9日奔赴武汉,目前在武汉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工作。在武汉紧张的工作期间,他坚持写日记,真实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亲历抗疫一线。本报今刊登他的部分日记,以飨读者。2月9日绩溪→合肥→武汉 阴

上午9点告知家亲我要去支援武汉的消息,家亲先是惊愕,继而无私支持,写在脸上却有一丝丝担忧……

国之有难,匹夫有责,大疫当前,逆行而上。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会平安归来的!

上午11点从绩溪乘高铁赶至省城合肥集结,数小时后,包括我院三人的安徽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风尘仆仆向武汉进发,我们已经做好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准备。武汉,当下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受关注的大都市,我们来了!

一路向西,所见仁人志士,皆满怀众志成诚、攻难克艰的必胜信念,感动无处不在。入驻武汉,已是深夜11点,此时的武汉,出奇的寂静。2月10日 武汉 阴

上午休息,家乡一朋友发微信鼓励,并赠红包,婉拒。小兰(备注:汪宇白夫人)电话告知,她们电信市公司和县公司分别发放援鄂家属慰问金共计2500元,嘱小兰转捐给抗疫机构。此番援鄂,一不图钱财二不图名利,皆因国家需要,责任与使命担当,挺身而出是理所应当的!

下午参加省院感专家授课,学习和掌握最新的防控流程。

晚餐后和我院的两位女战友加班加点反复练习防控流程。她们中一个叫黄祺婷,24岁,儿科护士,是一名共产党员;另一个叫江丽瑶,25岁,急诊科护士。她们都是有一个宝宝的年轻妈妈。临行前,她们和才两三岁的宝宝相拥泪目的场景,让人无不为之动容。在我看来,她们思想成熟、意志坚强,是相当了不起的90后!

特殊时期,酒店里的空调是不可以用的,因而感觉武汉的早春比家乡要寒冷很多。2月11日 武汉 阴

今日继续备战训练。

和母亲通了电话,得知住院的父亲昨夜病情发生恶化,咯了好几次血(备注:汪宇白父亲患慢阻肺、肺心病、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疾病在绩溪县中医院住院治疗),所幸同事及时施治,巴院长亲自组织会诊,今病情转稳定。

此时身处武汉的安徽省第三批共300名驰援武汉医务人员,都在迫切地等待着指挥部下达战斗号令。2月12日 武汉 多云

微信群里不时地发来家乡人民的点赞,真心感谢你们的鼓励!

我们只是普通的医务人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响应号召、履行使命,仅此而已。褒奖适可而止,切莫过多渲染。

数日待命的现状,让队员们心急如焚。中午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指挥部命令我们安徽省医疗队于今下午2点开始分批入舱展开工作。消息一出,队员们又恢复了赴鄂当天的激动,士气异常高涨。我们省队承担的是武汉市第8个方舱医院,全称是武汉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收治来自汉阳区及周边地区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与安徽省医疗队其他战友相比,我院给我们准备的装备非常齐全,真要特别感谢我院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他们考虑问题是如此细致,准备工作是如此充分。

下午收到医院寄来的快递,里面是一些我们三人的生活用品和常用自备药,还补充了一些防护物品。2月14日 武汉 雷阵雨

凌晨1点从酒店乘坐专车前往武体中心方舱医院。医院收治汉阳区及周边地区的新冠感染普通型患者,分为1号和2号舱,由贵州医疗队、安徽省医疗队和江苏省医疗队共同负责。安徽医疗队负责的1号舱有病床447张,所有病床摆放按照方舱医院格式,分为A~N共计14个病区,每个病区25~37张病床不等。舱内设有医护办公室、抢救室、药房、患者卫生间、患者日常用品领取吧台、图书室、活动室等等,既是医院,又如同社区。除了转院、复查和痊愈,患者是不可以出舱的。指挥部对我们的要求是,要保证方舱医院零死亡。

短短一天半时间,447张床位已经收满病人,每一名医生配备两名护士共同管理一个病区,医生负责查房、修改医嘱、复查申请、转院评估等工作;护士负责生命体征监测、血氧监测、发药、照顾等工作。医护协作,对一些存在应激后心理危机患者,进行安抚和心理干预;并听取患者诉求,尽量帮助解决。大疫当前,医患同舟共济,并肩作战,才能尽快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上午8点,接班的队员准时进舱,交接班后下班的队员在出舱口排队,陆续在污染区脱防护服,缓冲区脱隔离衣,期间反复手消十余次,为了确保安全,出舱耗时甚久。

回味一下入出舱前后9小时内的感受,有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在非眠非减肥状态下滴水未进达9个小时;

第一次在非剧烈运动的常温环境里汗浸全身;

第一次穿尿不湿,尿急后一泻千里那种难言适与不适的尴尬体验;

还有第一次超神力一样单管33张病床。2月15日 武汉 中雪

二月早春的武汉,迎来了新春后的第一场雪,漫天飞扬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缠绕飞舞,洒落在武汉这座正在与疫魔作奋力抗争的英雄城市里。

今天是下午2点的班,指挥部对舱内工作部署做了一些调整,抽调部分队员轮岗舱内外协调、预备、核报等工作,舱内每组医护负责两个小区,分区机动不固定。今晚我和两名护士负责EF区共74个病人。一轮查房下来,竟然耗时三个多小时,好在细致的刘会生领队及时指派舱内协调医生协助我完成所有患者的查房。接下来的工作是梳理患者目前的病情,调整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复查申请,整理后向领队汇报,由领队统一汇总后上报指挥部专家组。

方舱医院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除抢救需静脉用药以外,均以口服为主。西药有广谱抗病毒药、退热药、平喘药和抗生素,中药有成药莲花清瘟胶囊和煎好的中药汤剂。据了解,汤剂是由湖北中医大咖配制的肺炎1号和肺炎2号。 1号方主用于发病1周左右,发热咳喘相对较重的患者;2号方用于体温回落,呼吸道症状有所缓解的中期患者。

虽说方舱医院收治的是轻症普通型患者,但部分是有基础疾病的,这就需要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然而,现有舱内条件让医生们在制定个体化方案的问题面前感到束手无策并感忧心。

中药汤剂的适时介入,受到舱内几乎所有患者的欢迎,并对汤药抱有极高的期望值。

舱内患者当中,有几个是武汉当地的医务人员,他们是在近期被感染的,好在病情都不甚严重。他们就像是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兵,作为同行,我完全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受。衷心祝愿他们早日康复。2月16日 武汉 晴

雪后放晴,武汉的大街上,大型消毒车正缓缓前行,从尾部斜上的炮管里喷散出来的巨大气雾笼罩在半空中,与阳光糅合后显得分外朦胧。稀稀落落有小汽车穿行,闹市店铺的门紧锁着,行人非常稀少。

今天我们队轮休,洗洗衣服,消毒一下房间,打电话和家亲请安。父亲的病情又有了进一步的好转,拟于明天出院。小兰也于昨日办妥转捐手续,受捐单位是县红十字会,款额2500元人民币,备注上写着疫情防控捐款。2月18日 武汉 晴

昨晚8点到凌晨2点,我和刘领队还有郎溪的杨主任上的是外围班。方舱医院的外围就是以方舱医院为中心,围绕方舱医院在舱外建立起来的一个联络枢纽,具体工作有内外协调、人事调度、后勤供给、转运病人、核实汇报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等等,以保障方舱医院功能的正常运行。

子夜时分,舱内来电话说一名队员的防溅面屏掉落在地,为防止暴露,需往舱内急送一副面屏,领队安排我穿上防护服进舱运送物资。

进舱后完成运送任务,遇到祺婷、丽瑶,她们正忙着填写护理单,不宜久扰,三人击掌齐声加油!随即出舱。

凌晨3点下班返回酒店,又冷又饿又困,沐浴后胡乱吃了一些干粮,倒头便睡。2月19日 武汉 阴

从群里得知,昨天下午我们武体中心方舱医院有8名患者痊愈出院,患者对我们安徽省医疗队的优秀表现赞不绝口,不少患者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的辛苦付出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对我们医疗队后续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上午9点多,祺婷和丽瑶下班回来,连续的夜班,原本青春美丽的她们被抹上一脸菜色,脸廓上的压痕历历在目,身形中也透露出明显的疲态,看着着实让人觉得心疼。

今晚我们也是凌晨2点的班,心里早有准备,为了武汉,这点辛苦值得。2月20日 武汉 晴

凌晨2点不到我们就入舱了。

静寂里,从病区中间隐隐约约传来细微的打鼾声。

病区增加了快速血糖监测仪和降糖药物。我负责的MN病区有60位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患者,大部分病情处于好转中,其中有8人患有糖尿病,6人口服降糖药,还有2人接受胰岛素治疗。对这8名患者,每天要做5~7次血糖监测,有3名患者血糖显著超标,在降糖方案方面需要做相应调整。

天亮前,护士向我报告,M区有个患者关节疼痛剧烈,床边查看该患者左踝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既往有痛风史,考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开了5粒双氯芬酸钠栓,嘱每天纳肛1~2次。

清晨6点,舱内陆续有病人起床,高高的天花板上,一排排照明灯同时打开,主通道上熙熙攘攘地行走着上厕所和打开水的人。

我们也开始查房,逐一了解病情和记录需要复查的对象。忽然从JK区那边传来刺耳的争吵声,赶紧跑去一看,原来是两位女患者在该区的主通道上吵架。而此时负责JK病区的责任医护正在病区的另一头查房。眼看争吵迅速升级,准备上演“全武行”了,我赶忙上前挤在她们中间,奋力抱住其中的一位女患者。此时,病区责任医护先后赶到,在我们的积极干预和劝说下,这场发生在患者之间的风波才得以平息。经调查,事发原因是一名女患者在打开水时插队而引发。

方舱医院既是医院又像是公共社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和封闭的环境里,总会有一些病人的心理状况发生失衡,严重的可以导致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从而表现出过度敏感和过度警惕的行为举止。

因此,完善舱内的基础设施,如科学合理地配备开水机、洗手间容纳量、膳食搭配等,尽量满足他们的正常需求,积极发动舱内广大群众开展团结友爱的公益活动,树立讲文明讲秩序的行为准则,并主动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营造一个和谐的舱内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

下午收到安徽省救援队和宣城市蓝天救援队送来的物资,有干粮、奶粉和秋衣秋裤,均分派发给队员。感谢家乡对我们援鄂医务人员的关爱和支持!

今天我们武体中心方舱医院出院人数是7位,希望这样的好消息源源不断。2月22日 武汉 多云

昨晚睡得早,天蒙蒙亮就自然醒了,吃完早餐后整个人倍儿精神。同行7人一路谈笑风生来到武体中心方舱医院。

穿好防护服,进舱前总队护士长给我们测体温,令人吃惊的是我的体温是37.6。发烧了?这个敏感的甚至有些谈虎色变的标记会发生在我身上,顿时脑子有些发懵。缓过来后仔细由上而下检索全身“零配件”,找不到任何患病的线索。根据总部相关要求,省总队王建明副队长取消了我今天所有的工作任务,安排专车送我回酒店,暂时做好隔离和体温监测,并及时汇报。

回来的路上,心情十分复杂,生怕掉队成为落单的战士,更怕因我而导致省总队要求零感染目标任务的失败。

进入酒店前,在门口的工作人员也是每天要给我们医务人员测体温和消毒的,此时体温36.3,松了一小口气。回到房间,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水银温度计自测体温,很好,还是36.3!后来分别在下午和晚上测出的体温均是正常。丽瑶得知此事后告诉我她们护理组也发生过类似情况,穿防护服后因散热受阻,个别体温可达37度多,属正常现象。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因此彻底放下心来。

经历这场虚惊,也算是我在这次武汉抗疫工作中一段波澜不惊的小插曲。

能继续战斗真好!

新闻推荐

何谓勇敢?逆行而上的背影都是答案 疫情之下安徽医务工作者突显和平年代英雄本色

拿生命去捍卫生命,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和力量?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有一群白衣战士用行动诠释了“逆行者”的英勇无畏。...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