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

市场星报 2019-03-12 01:00 大字

黄山作为安徽省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城市,近年来着力构建“名城、名江、名湖、名山”风光旅游线,打出了“中国旅游,从黄山再出发”的响亮品牌。日前,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市长孔晓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黄杭高铁正式开通以来,黄山迎来了“高铁时代”,将更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

“高铁时代” 打造一流旅游目的地

2018年底,黄杭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黄山市迎来了“高铁时代”。孔晓宏告诉记者,一个地方的发展与大交通相伴相生,黄杭高铁的开通,是黄山旅游交通方式的历史突破。他表示,以杭黄高铁为纽带,沿途7个5A级景区串珠成链,这条“上海名城、杭州名湖、黄山名山”黄金旅游线,极大增强了黄山对游客的吸引力。

据孔晓宏透露,除已开通运营的合福、黄杭高铁外,昌景黄(南昌-景德镇-黄山)、池黄(池州-黄山)高铁开工兴建,加上已经完成可研批复的宣绩(宣城-绩溪)高铁、谋划推进的杭临(绩)黄、黄衢(黄山-衢州)高铁,“未来,黄山市至少有通向8个方向的多条高铁,将成为安徽省内除合肥之外又一形成‘米字型’高铁的城市。”

今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孔晓宏表示,未来,黄山市将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推动规划无缝对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上共保互利、服务上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更加美丽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

加大对黄山市的生态补偿力度

黄山市是国家和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孔晓宏表示,近年来,黄山市在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比如,自然保护地多头管理现象严重、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压力巨大等。”孔晓宏说。

为此,他建议,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按照国家党政机构改革关于“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精神,建议在国家层面探索建立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为统揽的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自然保护地财政资金分配、重点项目安排等工作。

其次,他建议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统一制定负面清单技术导则,归统各类管控要求,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等方式比较论证,建立健全国家重点主体功能区负面清单,使之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和生态补偿资金方面希望能继续给予黄山支持和倾斜。”孔晓宏说。

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是安徽省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及钱塘江正源。为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孔晓宏还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探索开展水资源使用权交易试点。

他建议,有关部委根据新安江流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上下游两省初始水权比例,作为水权交易的基数;依据水质类别、水的用途及综合服务价值,合理确定不同行业用水价格,“同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成本等因素变化,建立水权交易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此外,还要建立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新闻推荐

这里的垃圾池,经常被焚烧

■本报记者陆杨“现在连秸秆都不让烧了,为什么还让烧垃圾呢?”近日,绩溪县家朋乡霞水村村民周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当地一...

绩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绩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