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霞和她的武术梦

黄山日报 2018-09-08 08:02 大字

拳风硬朗,刀法犀利,剑术飘灵……每天清晨,在徽州区西溪南丰乐河畔杨树林里,总能看见一个飒爽英姿的练武者身影。她叫潘海霞,从小酷爱武术,数十年来的勤学苦练,不断自我超越,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武术梦想,现在不仅拥有多顶国内武术比赛桂冠,而且还创办了自己的武馆,培养徽州武术苗子。

潘海霞,1976年出生于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三个,她是老大。她说她的性格活泼好动,小时候大人们劳作忙,无暇管他们,她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男孩子玩耍,渐渐地成了大人们眼中的“野丫头”。刚上学那会儿,功夫电影开始流行,许多人都迷恋上了“大侠”,她也不例外,只要有功夫片,她逢场必到,心里渐渐有了武侠梦,希望有一天成为一名武功高强的英雄。潘海霞说,武术梦在那个时候就像一粒种子在她心中生了根,除了上课,每天她都和小伙伴们一起练蹲桩、打千层纸,还跟着电影里的动作一招一式地模仿练习,乐此不疲。

初中毕业后,潘海霞回到家,开始帮着父母干活,但练武的事情却一直没有落下,苦于没有师傅指导,自己勤学苦练却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她开始有意拜师学艺。一次偶然的机会,潘海霞得知绩溪县有一位民间武术大师,她立刻背起行囊来到绩溪县拜师学艺,开始长达4年的内家拳练习。4年间,她顶住了巨大压力,付出了比师兄弟更多的汗水,完成了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的系统学习。学成之后的她,第二年成家了,但是即便成了家,她还一直在练武术。“武术要内外兼修,我学了内家拳后,一直想继续外家拳的学习,我丈夫也很支持。”潘海霞说,在孩子3岁那年,丈夫为圆她的武术梦,拿出家里所有积蓄送她到亳州市蒙城县武术学校学习外家拳,这一去又是4年。期间,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将少林拳、南拳、长拳、通臂拳、小洪拳等拳术还有刀枪棍剑学了个遍,并学会了内外拳融合发力,实现了自我超越。

学成归来,潘海霞为了家庭生活找了份工作,空闲之余又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武术,并在公园里指导一些有兴趣的武术爱好者练习。2013年,北京武术文化交流大会暨国际功夫锦标赛举办,潘海霞为了印证了自己的武术水平,报名参赛,结果获得自选拳、自选刀双项冠军。消息传来,跟随潘海霞学习武术的人多起来了,她业余传授武术的劲头也大了,并带出了一批佼佼者。她手把手教出的徒弟詹涛就在2016年黄山市首届全民运动会上获得传统武术比赛一等奖。随着跟她习武的人越来越多,她开始有了创办武馆的想法,“我国武学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继乏人,为让传统武术薪火相传,同时也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号召,我准备创办一家武馆,培养武术苗子。”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去年底,潘海霞创办了徽州区第一所民办武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武馆已经开起来了,也算圆了我一个梦。”潘海霞表示,“但这仅仅是开始,少年强则中国强,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把我们武馆打造成崇尚武德、文武兼修的武馆,培养更多的武术人才。”   ·谢国洪 汪婀娜 桂权·

新闻推荐

铭记初心 唱响希望 2018年平安希望小学宣城地区支教行动起航

2018年平安希望小学宣城地区支教行动起航

绩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绩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