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放暑假何处安放难倒上班族

宣城日报 2018-08-09 10:40 大字

暑假几个年轻家庭“拼养”孩子,并一同带孩子外出旅游。暑期如何安放孩子,给孩子报兴趣班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

“哪里有卖智能机器人的,能陪护孩子、帮助孩子学习的那种?”暑假期间,朋友圈里一位母亲的“玩笑话”,道出了众多家长的烦心事:放暑假了,家长们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不用每天接送孩子去学校,忧的是要操心“熊孩子”们的放之地。夫妻俩是双职工都要忙着上班,老人因各种原因没法帮忙带孩子,孩子托给谁来管,成了一个大难题。

上班族家长难带孩子

王义宸和妻子都是上班族,女儿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早在快放暑假的时候,两口子就开始忧虑起来——这两个月,孩子放哪儿啊?

王义宸告诉记者,由于父母身体不好没法帮忙照顾孩子,暑假他只好将孩子留在身边。“今年暑假的一天,单位有急事,我把女儿锁在家中就出门了,结果出事了!”王义宸说,中午12点半下班回到家,打开门的一刹那他就懵了,原本放在茶几上的东西掉落一地,女儿坐在地上不停地喊疼,膝盖处流了好多血。原来,女儿膝盖之前就摔伤了,在家不小心又撞到了茶几角,膝盖软组织撞伤不能动了,女儿拼命想拿茶几上的电话向家人求救,却把茶几上的东西都打翻了。“后来还是喊了救护车送女儿去医院的,医生说孩子膝盖情况挺严重的,要好好休养。”王义宸说自己很后悔让女儿一个人在家。

说到暑假小孩没地方安放的事,同样是上班族的孟芳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她和丈夫商量,轮流将孩子带到各自单位。但由于小孩在单位吵闹,两口子已经被领导叫去说了好几次,随后单位还特意下了通知,严禁员工带小孩进入办公楼。“然后就没办法了啊,我们只能把小孩反锁在家,让他自己看书、玩电脑、看电视。”孟芳叹着气说,准备给孩子报一个暑托班。

上暑托班或兴趣班

“周一到周五报了暑假班,周末报了兴趣班。”家住盛世华庭小区的潘雨馨和丈夫都是公务员,每到寒暑假,孩子如带总是让夫妻俩头疼不已。去年,潘雨馨发现,小区附近一家早教中心开设了暑假班,她立刻给才上幼儿园小班的女儿报了名,“一开始还担心孩子不适应,没想到她过得非常开心”。今年,潘雨馨继续给女儿报了暑假班,还根据女儿的兴趣报了绘画兴趣班。

记者走访了解到,市区不少教育机构都开设了全日制暑期班,这种暑期班价格通常不便宜,两个月的暑期班,费用便宜的要2500元左右,贵的高达5000多元。

市区银桥湾小区附近的一家教育机构,就打出了“把孩子交给×××,您放心上班去”的广告语。记者采访得知,这家教育机构的托管班招生对象主要针对小学生,托管时间是上午8点到下午5点半。课程内容可自由选择,包括作业辅导、舞蹈、美术、围棋等。家住陶然新村小区的姚先生,暑假就把孩子送到这儿来了。“孩子才上一年级,家里没有老人照看,把孩子一个人放家里我不放心。送到这里有老师照顾,孩子也有伴,还能学点东西,总好过在家看电视玩游戏。”姚先生告诉记者,这家教育机构接送孩子的时间还可以根据家长的上班时间进行调整,他觉得十分方便。

记者走访发现,暑假给孩子报辅导班与兴趣班是很多家长安放孩子的另一种选择。记者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开设了几十种不同的兴趣班,绝大多数兴趣班在暑假未开始前都已报满。

把孩子“快递”回老家

今年6岁的何雨佳,放暑假没多久,就被父母打包“快递”回绩溪的爷爷奶奶家,等9月份开学再回市里。“这是她一年一度的向往。”何雨佳爸爸笑着说,在绩溪老家有女儿的堂哥堂妹,所以女儿非常喜欢回去。从去年开始,每逢女儿放寒暑假,他就会抽个周末开车把女儿送回老家,孩子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冯爱香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从小在城里长大。从孩子7岁开始,冯爱香每年暑假都送他去宣州区养贤乡的老家。冯爱香说,她和丈夫都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比较忙。“平时是我婆婆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孩子,现在放暑假了,婆婆想回老家休息休息,顺便把孩子也带回去。过段时间我会再送孩子去我爸妈家,两家老人轮流帮我们撑起这个暑假。”冯爱香说,很感激老人们能帮忙。最令她欣慰的是,孩子在乡下体验了跟城市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钓鱼捞虾、下田插秧、捉各种昆虫,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喂养牲口,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每次回市里,冯爱香都能欣喜地看到儿子身上的变化。

虽然送孩子回老家是一举两得,但冯爱香坦言她心里也有担忧。“农村山塘、水库多,孩子大了,特别怕他不听嘱咐去游野泳。”冯爱香告诉记者,每次她都再三叮嘱孩子不要自己去玩水,并且每天都要打电话嘱咐乡下亲人看好孩子。

三五好友轮流照看

“我们是‘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小区有3家人关系特别好,孩子也差不多大,大家就分工轮流照看孩子。”如今很多年轻家长“互助看孩”,市民曹娟就是如此。

曹娟的女儿在幼儿园里有2个好朋友,于是曹女士和另外2个小朋友的妈妈有了交集,并成为了好朋友,接着3家人开始了互相串门、聚会吃饭、相约玩耍的生活。她们建立了微信群,起名“快乐家庭”,经常让3个孩子在一起玩、一起吃饭,开始了“拼养”的育儿新方式。

这种方式也延续到了孩子放暑假的时候。这几个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有的孩子父母是老师,寒暑假可以休息;有的家庭里有老人,可以帮忙在家看管。于是在这个“快乐家庭”的小团体中,大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次由一个家庭看管3个孩子,大家轮流带。

3个家庭里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是老师,他们家是暑期看管孩子的主力。周末的时候大家轮流组织活动,看电影、郊游、户外烧烤,出去玩的时候有一个家庭的爸爸负责开车,妈妈负责照看孩子,其他两个家庭可以忙自己的事。曹娟说,暑假期间,几家的孩子报的也是相同的兴趣班,每次由一名家长负责接送就可以了。这个办法既让孩子们玩得尽兴,又解决了上班族家长没时间带娃的难题。“孩子在假期最需要陪伴,和熟悉的小朋友们在一起、又有可靠的家长照顾,这是最好的方法。”

记者了解到,暑假时,这种两个或多个家庭的孩子“拼”在一起,一天或一定时间段轮流由一方家庭照顾的代管方式被称作“拼养”。“拼养”不只存在于邻里之间,也存在于大家庭中,今年暑假,家住开元小区的王刚就和自己姐姐一起,将3个孩子“拼”到了一块。

新闻推荐

社区致敬劳动者送上“大餐”

本报讯7月28日晚7点,合肥市黄山路与金寨路交口附近一建筑工地放工,70多名工友没有像往常一样到食堂吃饭,因为在工地大院内,正...

绩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绩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