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寻找自我的旅行

铜陵日报 2018-07-12 10:15 大字

龙须山松树与杜鹃花坡山村之春

□金忠文/图

旅行,就是为了寻找那些曾经出现在梦境里的山峦、湖泊和意念中的风光。趁阳光正好、心还年轻,趁我们还可以徒步很远很远的路程,来一场寻找自己的旅行!

2016年我随一个户外群攀登绩溪县龙须山,时值春夏之交,高山杜鹃开的娇妍。龙须山是经过千百万年风化、特色鲜明的山体,山脊是粉白色的砂石,远远看去蜿蜒曲折,像是传说中的龙骨。这次在山脊上行走,我看到这里的古松与高山杜鹃有一种奇妙的机缘,那天我走得很慢,预感在这里会遇到特别的景致。果然,在不远处我看到一棵松树弓着腰呵护着身边正在开放的杜鹃花,我坐在旁边的岩石上静静地观赏,感觉已经很好,但是还不够味,站起来继续寻找。同行的人都走远了,我落在最后,他们在远处呼唤我,要我跟上队伍。就在我快要失望的时候,突然眼睛一亮:我看到两棵倒地重生的古松旁边美美的盛开着一丛娇艳的杜鹃,这不是人造的景观,这是大自然分娩的精致儿女!看着她们我想到了“唐诗”“宋词”、想到了“醉卧花旁君莫笑,松柏自古称英豪”的诗情画意。今天最爽的感觉就是看到她们了!赶忙取出相机,让这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有些地方不仅想去,而且是一定要去的,譬如庐山、黄山。

也许是因为庐山的文化气息太浓,怕心灵承受不起的缘故,我曾经多次放弃上庐山的机会。最近户外群组织徒步登庐山,我忍不住报名参加了。这次我们是从庐山西门的慧远古道上山的。当地导游介绍说,这条古道至少存在1600年了。因为东晋时期佛教“净土宗”门派的开山祖慧远和尚就是顺着这条小路上庐山的,后人称其为“慧远古道”。行走在这条曲折幽长的山路上,我禁不住想起了魏晋文学。鲁迅先生认定那是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是文学对自然山水觉醒的时代。慧远和尚和他的弟子们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山水游记:《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东晋隆安四年仲夏,慧远率领弟子三十余人游庐山石门涧。弟子们被“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撩拨的兴奋不已,纷纷吟诗作画。慧远也写了诗,并为众弟子的诗写了“序”;他的弟子宗炳擅长绘画,撰写的《画山水序》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水画论。他们的这次活动是我国文字记载的最早“组团徒步采风创作”,很像我们今天的集体户外登山或远足。所不同的是:他们当时是用诗画模山范水,我们今天是用现代数码相机记录庐山瞬息万变的自然风光。慧远和尚丰富的人生再加上陶渊明、陆修静、谢灵运、鲍照等人的文化渲染,构成了千百年来中国山水文化生生不息的鲜活特质,似乎谁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牯岭到了。”不知是谁提醒,把我从梦幻般琐碎的记忆中拉了回来。呵,庐山,不知在心里滤过了多少遍的庐山今天终于见面了!这次上庐山是雨雾天气,能见度不足50米。第二天早上攀登五老峰,依然是大雾迷天。同行的人打趣:呵呵,这才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直到我们攀上五老峰第四个峰的时候,突然云开雾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蔚蓝的天空、辽阔的鄱阳湖和漂浮在蓝天与湖水之间的朵朵白云。五老峰南侧的山峰笼在一层薄薄的云雾之中,云雾忽聚忽散、山峰时隐时现。庐山这时绽放的美啊,让人目不暇接!这时我才真正看到了、理解了什么是“云横九派浮黄鹤”,什么是“浪下三吴起白烟”!从五老峰下来,我们就直奔三叠泉。在这途中,我们又领略了含鄱口风光:两山之间有个“V”字形豁口,那就是“含鄱口”。豁口的外面就是鄱阳湖,远远看去,那不是山外有山,是山外有碧水蓝天、彩云飞翔!三叠泉的瀑布从天而泻,一水三叠,在下午的阳光中幻化出一道道彩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不是这里的景象?我无暇考证,只是眼前的风光让我如痴如醉。

与几个似乎不太熟悉的人在黄山的悬崖绝壁上观赏日出,东方欲晓、山风浩荡,那气吞山河的云海、那瑰丽绚烂的日出美得令人窒息。我不知怎么突然一失足就滑进了云海,手抓着岩石拼命向上攀爬,脚悬空着使不上劲,人紧张的不知如何是好。忽然一声巨响,岩石断了、人跌向了万丈深渊———在无边无际的惊恐中我醒了———这是我十四、五岁时候的一次“梦游黄山”。

第一次听说黄山风光时,我只有七、八岁,还是懵懂未开的顽童。一位客人在我家吃饭,他一边饮酒、一边讲述他自己游历黄山的感受。记得他讲到了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日落日出。他是一个文化人,会讲故事,把黄山的景观与名人的题诗及书法糅在一起讲,绘声绘色,令人神往。我长大后疑心他上黄山前研读过袁枚的《游黄山记》,只是他把文言变成了口语,当时我完全听迷了,直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站在饭桌旁听他讲述游历黄山的情景。我第一次上黄山是1987年,近三十岁了。那天在排云亭,我惊异地发现那翻腾的云海和呼啸的松涛,跟我梦中看到的风光极为相似,这大概就是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吧!那一刻,我又想到了梦中的自己!

有人说,旅行是孤独的体验,是在寻找人类或自己的过往。在茫茫的荒野,在未知的旅途,忽然遇到了曾经出现在梦境中、想象中或书卷中的情形,那是一种怎样的舒心和震撼啊!

新闻推荐

到大山里去徒步

■刘秀红从来没有参加过山路徒步,走完绩溪黄高峰十公里山路,真的是具有挑战性。在一位资深人士的鼓励下,我还是下决心去大山...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