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双亲助教式育子 □陆琴华

蚌埠日报 2018-03-12 15:08 大字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这是胡适母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段话,其目的是教育胡适从小要以父亲为榜样,好好学习,不要给父亲丢脸。那么胡适父亲,还有他的母亲,是如何教育胡适的呢?那就是协助他人来教育胡适。

胡适母亲叫冯顺弟,出身贫寒,大字不识一个。十七岁时嫁给胡适父亲胡传,在胡传的帮助下冯顺弟才渐渐认识了一些字。那些字是胡传亲自书写在一张张大红纸上的,小的如鸡蛋,大的如拳头,每一个字都是方块,正楷,横平竖直,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工工整整。等到胡适两三岁时,冯顺弟在丈夫的指导下已经能认识近千个汉字了。当然,胡传在教冯顺弟认字时也不放过胡适,每每都要胡适一起跟着念。胡适祖上经商,在安徽和上海两地贩卖茶叶。等到了胡传这一辈其家境有了很大改善,胡传得以研习经史,在江苏、台湾等地任职。胡传要是忙了,或者因公务缠身不在家,教胡适认字的担子就落到了冯顺弟身上,代替丈夫教胡适认字。成年后的胡适在他的《自述》里写道:“父亲做教师,母亲便在旁做助教。”认为母亲的这一做法跟现在的助教没有什么两样。这种教育方法在当时虽然有些无奈,可好处也不少。胡适说:“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可谓是一举两得,不可小觑。

父亲编书育子。胡适三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开始进学堂读书。说是学堂,其实就是一个只有两人的私塾。胡适年龄小,个子也不大,大人把他抱到一个凳子上面,想下来就不容易了,原来那个凳子比较高。怎么办呢?大人或者私塾老师只好再把他从凳子上抱下来。年龄小,个子小,胡适认为自个“在学堂里并不算最低级的学生,因为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个字了”。这个时候的胡适在父亲的教育下还读了不少书呢。比如《学为人诗》《原学》《律诗六钞》等。其中《学为人诗》和《原学》这两本书都是胡传自个为胡适编选的四言韵文。这两本书前者是讲做人的,后者是讲哲理的。胡传就把自个编选的书送给塾师,作为胡适的启蒙教材。胡适在他的《自述》里说:“这两部书虽然是韵文,先生仍讲不了,我也懂不了。”有时,经过父亲讲解,小小的胡适若有所悟,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可是来到学堂了,胡适捧起父亲编的书还是如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又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无奈。好在这些韵文朗朗上口,易记易诵,胡适也觉得饶有趣味,高声念着,觉得非常好玩。读父亲编的书,学到了在学堂没有学到的许多知识。有些书,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胡适不用学,听其他人念,耳濡目染,自己也就能背里面的不少东西了。

母亲托师育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一些老师的所作所为或许距离家长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一八九五年八月,胡传因病在厦门病逝,享年五十五岁。教育胡适的担子一下子全落到冯顺弟身上。胡适所读的学堂由开始的两个学生,渐渐增加到十多个学生。塾师的担子自然也重了,冯顺弟就给塾师增加报酬。别人一年只给塾师两个大洋,她呢?每年给塾师六个大洋。等到胡适九岁那一年,冯顺弟还给塾师送去了十二个大洋。胡适是安徽绩溪人,山地多,耕地少,一年地里收的粮食仅够吃三个月,生活在这儿的人,日子非常艰苦,不得不出外经商。胡适说:“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冯顺弟为什么要给塾师这么多报酬呢?胡适在他的《自述》里说:“我母亲大概是受了我父亲的叮嘱,她嘱托四叔和禹臣(两人先后都是胡适的塾师)先生为我讲书。”所谓“讲书”,就是塾师或者学生每读一个字,每读一句话,塾师都要讲出它们的意思。有些律诗或者古文深奥,难懂,即使当时生吞活剥,囫囵吞枣背下来了,过后,很快又忘记了,胡适有这个经历和体会,认为“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胡适每来到学堂都希望塾师给他讲讲那些字或者句的意思,可是塾师只顾让他摇头摆尾地念,懒得为他“讲书”。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那些塾师拿到冯顺弟的“重金”了,果真为胡适“讲书”了。“父母立先为好样,子女随后争自强。”胡传去世两个月前,曾经立了几份遗嘱,其中,在给冯顺弟和胡适的遗嘱中都强调希望胡适努力读书,不断上进,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胡适双亲这种助教式育子,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为胡适成为二十世纪的大学者、大诗人奠定了基础。

新闻推荐

大叔连续19年献血5万毫升相当于正常人全身血液量10多倍

相当于正常人全身血液量10多倍

绩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绩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