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服务力的“党建+”模式■本报记者 李菡
金秋,硕果满枝的收获季。
绩溪喜讯连连,9月11日,荣获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仅隔10天,又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被授牌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仅两家。
这是灵山秀水之地增添的新彩,更是五大发展见行动的新篇。
围绕“2468”发展思路,绩溪县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强县、创新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全力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休闲养生目的地”,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先行区。
先行的步伐迅疾——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当选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获评中国寿带(鸟)之乡;
先行的成果显现——成功创成省级文明示范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和新一轮全省旅游强县。
成绩来之不易,征程党建领航。
绩溪县委坚定一个思路,“以党建引领发展路径、以发展提升党建水平”;坚持一条主线,一以贯之实施“党建+”行动,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突出一个主题,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旨,向服务力要凝聚力、向服务力要战斗力、向服务力要创造力!
这,就是绩溪创新缔造服务力的“党建+”模式。
模式解析——
统领是党建+、核心是抓基层、主题是服务力、保障是执行力
这一模式,“党建+”是始终不变的统领。
在绩溪,新的一年,都是这样开篇。
2016年初,县委确定“1+2+6”重点工作,“1”就是“党建+”行动,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017年1月2日召开绩溪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上,明确了“1+1+5”重点工作:“1”,以“党建+”为引领;第二个“1”,以“强化工作执行年”为抓手;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特色小镇建设、脱贫攻坚、改革创新五个方面的工作。
对于“党建+”的地位,县委书记葛建荣这样阐释:“各级党组织只有把党建作为统领,着力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模式上求突破,找准党建与发展的结合点,才能筑牢阵地、守住阵地。”
“党建+”,并非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具体可行的抓手。
近年来,绩溪县推行“党建+责任体系”,层层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党建+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党建+基层基础”,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阵地上都高高飘扬;“党建+示范引领”,让党员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党建+连心服务”,与群众以心交心、以情融情;“党建+廉洁从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这一模式,基层组织建设是紧紧围绕的核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委抓基层、打基础,思路清、路径明。
该县专门成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小组,推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个性化定责、项目化履责、常态化问责”做法,启动村级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和偏远乡村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起,实施党旗引领、服务凝聚、评星晋级、规范提升“四项行动”,推进百名干部联百村、百名干部联百企、百名干部联百商“三百工程”。党员干部联系全县81个村(社区)94家企业,为村办实事累计483件,为企业解决问题53个。
2017“基层党建创新提升年”,“123”特色党建工作体系构建发力。“1”,“党建+”引领不变;“2”,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培训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基地;“3”,持续推进“三百工程”。
这一模式,服务力是最鲜明的主题。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绩溪立意新颖、主旨突出。
聚焦服务力,各乡镇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健全便民服务体制机制,完善乡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政务代办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搭建起“农事村办”、“双指数”考评等各具特色的服务新平台。
深植厚培,立根固本。用葛建荣的话说,“要引导基层党组织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以政治功能引领服务功能,以服务功能强化政治功能。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这一模式,执行力是最坚强的保障。
今年,县委确定为“强化工作执行年”。3月起,一项创新制度——干部积分制管理在绩溪推行。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梁保清谈及设计的初衷,“正向激励、反向惩戒,用积分量化管理,用倒逼的方式,调动积极性、激励敢担当勇作为。”
积分制管理,延伸到基层,强化了执行力、激发了新活力。
长安镇进一步细化村干部积分制管理,10个村58名村干部每月工作实绩,在《考核积分月报告表》上,一目了然。
镇党委书记周光祥深有体会,“积分制就是晒表现,各村现在争先劲头可大了!”开到村里的每月党建工作例会,大家都在比积分、比作为、比发展。
在“三变”改革试点中,下五都村最先被确定为试点,梧川村主动要求加入,现在又有6个村积极抢着当试点。目前,该镇正在打造平安小镇,去年以来,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
梧川村党总支书记胡子荣说得朴实,“积分制让农村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强了,你是党员,你是村干部,表现就要好哩。”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村干部是主心骨、党员是主力军,“从混天数到挣分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这就是党员干部最大的变化。”
新机制实施半年多来,效果已显现,县委组织部总结为干部队伍精神为之一振、面貌为之一新,主动作为意识强、争先进位意识浓。
模式应用——
“双指数”考评的实践,“农事村办”的样本,***的创新
这一模式,并非空中楼阁,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接到了鲜活的“地气”,深深地扎根于基层,全程服务于实际。
——临溪镇的“双指数”考评,是服务力“党建+”模式的生动实践。
这里,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乡镇群众工作站,贡献了“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好经验。镇党委书记、镇长汪全胜认为,“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改革发展、美丽乡村等等,依靠的都是党建工作。”
在党建品牌建设中,临溪为村级党组织订制了“服务指数”,为全体党员设计了“党性指数”。
“服务指数”,看村党支部的服务载体、服务队伍、服务机制和服务效果;“党性指数”,也要看服务,党员是否带头学习、带头干事、带头服务。关键词只有一个,服务。
在今年4月的汇总表上,孔灵村的“服务指数”加了10分,成立灵山旅游开发公司带动旅游发展加5分、花海和竹海景观建设快加5分;周坑村扣了5分,原因是一季度村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规范。
汪全胜说,考评的目的,说到底,就是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党员,形成党委服务支部、支部服务群众、群众拥护支部的好局面。
这一点,在孔灵村得到了充分体现。
村党总支门口,最醒目的是一张标牌——“2017年向村民承诺办好十件实事”,总支书记吴云发开门见山,“服务就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他与村两委一班人创出了“七小工作法”,小窗口提供大服务、小党课讲出大道理、小活动汇聚大能量、小资源发展大旅游、小培训助力大梦想、小产业带来大变化、小扶持发挥大作用……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经验。
“群众路线的法宝不能丢,我们就是要以服务为桥梁密切联系群众,以24分的耐心、24分的爱心,对待每一名群众。”这个当了33年村干部的老支书很自豪,“服务指数”让党支部的凝聚力强了、号召力大了、战斗力显现了!绩黄高速建设、S217省道拓宽都要经过这里,涉及征地2000多亩、征迁200多套房子,没有一起上访事件。“合福高铁绩溪段建设,第一根桩就是在孔灵打下的!”
——“农事村办”,是服务力“党建+”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样本。
“农事村办”发源于板桥头乡。
一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偏远乡镇,145平方公里的大山里,分布着156个自然村。最远的村民组距乡政府有27公里,全是难走的山路,办事跑一趟来回就得花1整天时间。
群众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2016年4月,板桥头乡开始推行“农事村办”服务新制度。
制度设计的目的很明确,时任乡党委书记周正祥介绍,“让老百姓办事不出村,干部在一线,服务到心坎。”架构很科学,在乡一级设立为民服务中心,一站服务、全程代理;在村一级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民事村了;在村民组设立服务站,由党员代办服务。内容很实在,一般农事、农技推广、矛盾调解、小病救治、一般审批事项“五个不出村”。形式很灵活,提供窗口式、代办式、预约式和上门式“四位一体”服务方式。
庙山村党总支书记程松辉的家,就是一个“农事村办”的服务点。
在他家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办理事项登记簿》,清楚地记下了每一天的“办理事项、办结时间”。
这天一大早,程松辉就到三组村民舒来平家,取申请残疾人就业补助的相关材料。舒来平在一张“农事村办”全程代理委托书上签了字,后面的事,就全是他的事了。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国庆节是都市人的休息假期,不少自驾游游客选择去农村,体验秋收也成为了人们出游的目的。绩溪县家朋乡胡家村公路边农民们正在将刚丰收的谷物铺在广场上晒干,这吸引了不少来往的游人,他们纷纷上前也来...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