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皖南游击队在绩溪创建战地医院始末

皖南晨刊 2017-08-28 16:27 大字

■程福如

那么,在长达9年的游击战争中,这支队伍是如何解决队员健康方面的问题的呢?

皖南游击队成立之初,并没有一个卫生员。大约7、8个月后,原云岭新四军民运部小分队唐辉队长,在“皖南事变”成了失散人员,流落旌德西部乡村,后辗转来到胡明的游击队伍。因他的眼睛高度近视,胡明打算送他到江北七师。可他却坚持要留下来与胡明一道打游击。胡明劝他,眼睛不好还是回到七师比较稳妥,他却以自己出生中医世家,懂得医术,可以为战友治病疗伤为由,坚持自己的主张。胡明一想也对,就让他留在了皖南。

唐辉归队后,化名“老郭”开展武装和游击工作。为不至于拖累队伍,他苦练野外生存和作战本领,做到不戴眼镜夜间行走能快步如飞,最终成为队伍中的夜行神腿。不久,他受胡明指派,与舒梦雄、王成信等共同开辟了绩旌边根据地,带领队伍转战于上横路、王家源、百萝园、芦塘山、金沙、戈溪、荆州、宁国以及浙西等地的多个游击区,游击队伍也更名为“皖浙边支队”,武装队更名为“皖浙边工委”,成为胡明的左膀右臂和皖南游击队出色的指战员。

唐辉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利用从小学到的医术,长期为队员疗伤治病、培养卫生员。经他培训的卫生员,成了各支队伍的“香饽饽”,每培训一位,马上就被各游击支队“抢”走。

1947年7月,随着队伍的逐步壮大,卫生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皖南地委指令,在绩溪境内的鄣山爆竹坑创建一所战地医院。

爆竹坑地处大鄣山的腹地,四面环山,也是皖浙边工委的中心位置,而且只有汪开根一户人家。汪开根为人老实本分,心向共产党。所以选择在这里创建医院非常合适。

医院设在汪开根家的楼上,有病床1张,卫生员只有方宗相、叶大荣、邵之有等五六个不到20岁的青年,他们通过唐辉的培训,自学了医学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获得了一定的医疗护理常识,成了医院的“军医”。

(中) 

新闻推荐

宣城市旅游迈入大数据时代

◇本报记者项嘉宏观管理——高端、大气、上档次记者日前从市旅发委获悉,宣城市已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旅游大数据平台,率先进入旅游大数据时代。山水诗乡将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迈向“更高端”。市旅发委官...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