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老战士留下七本回忆录作家女儿创作出厚厚的《纪念碑》

华西都市报 2021-09-03 01:48 大字

新四军老战士留下七本回忆录 王小鹰

《纪念碑》

上海女作家王小鹰的父母都是新四军老战士,父亲芦芒是画家、作家,传唱久远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词就是他的作品。母亲是位兢兢业业的老干部,晚年,她希望当作家的女儿能帮助自己写回忆录,可是女儿想要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客观地看待老一代的历史,用自己的眼光和才华,写出更丰富、更深刻、更生动的新四军故事。于是,母亲在十年间陆陆续续写下了七本笔记,留给女儿。这字迹斑驳的厚厚的笔记,就是王小鹰创作的基本素材,而当她写完厚厚的《纪念碑》,母亲已去世十年了。

2021年8月,长篇小说《纪念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讲述父辈故事 让理想之光烛照我辈

王小鹰是新四军战士的女儿,她出生在苏北的芦苇荡里,当时战斗频仍,母亲甚至不记得她出生的日子。20年前,她陪着83岁的母亲去到安徽泾县的云岭,参加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前前后后,她采访了许多了不起的阿姨。谁说往事如烟,那不过是岁月的尘埃暂时蒙住了记忆。

王小鹰曾经去淮安寻找自己出生的地方,可那里已经是新兴的都市,往日的痕迹荡然无存。生活的变化抹去了很多,也带来了很多。王小鹰一遍遍地梳理素材修正自己的想法,同时大量阅读新四军军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思考怎样更好地讲述父辈的故事,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她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拥有理想到重建理想的艰难历程,回望我们父母辈为民族解放、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历史,再反思我们当下的价值观人生观,让老一辈的理想之光可以烛照我们曾经的软弱与迷茫。我希望写出历史迂回曲折前行中的人,希望写出社会天翻地覆变革中的人。”

情节绵密人物众多 倾注母女两代人心血

《纪念碑》的核心是改革开放以后区长史引霄一家的故事,围绕在她身边的不同立场、阶层的人们被新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唤醒了生机,在大时代中面临种种变数和问题,历经蜕变和成长。新一代经历了时代的考验,也释放出自己的特质与选择。改革故事与革命往事相互交叠,两代人的命运相互交织,新四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人生故事,却始终对祖国和人民抱有不变的赤子之心。

王小鹰,1947年生,1968年高中毕业后务农,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任《萌芽》杂志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你为谁辩护》《我为你辩护》《丹青引》《我们曾经相爱》《吕后·宫廷玩偶》《问女何所思》《长街行》等,其中《一路风尘》获全国中篇小说奖,《长街行》获“五个一工程”奖。

《纪念碑》延续了王小鹰一贯的写作风格,情节绵密、人物众多、叙述从容,时有书卷气。她将宏大与细腻、坚定与浪漫、严苛与宽容、残酷与温情熔于一炉,使这部鸿篇巨制别具光彩,同时又充分发挥自己善于编织故事、掌控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功力,给担负厚重主题的长篇巨制设置了引人入胜的入口、情感充盈的空间、余味悠长的结局。

对这一部可以说倾注了母女两代人心血的作品,王小鹰说:“《纪念碑》是我所有小说中人物最多的一部,每个人物都是着意设置又精心刻画的。史引霄、平楚、姚家兄妹,包括兰畦、寒城等,都是我崇敬的前辈,倾注了我对他们的怀念和追慕。青玉、史雪弓等人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缩影,他们开朗坚定,有理想有抱负,在岁月的动荡中命运蹭蹬。”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闻推荐

红色长三角 共谋新发展 长三角一市三省发布2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本报讯近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沪苏浙皖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组织的“长三角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合作交流活动”在安...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