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万壑 一纸芬芳

芜湖日报 2021-09-03 00:33 大字

六百里青弋江流经泾县境内,在千山万壑间逡巡缠绵,青山碧水千百年来氤氲了一种独特的物产——宣纸。

寻访宣纸,在某一个冬日。一场落雪后,远山皑皑,万籁俱静,我们一行徜徉在皖南的大山深处,穿小岭、到乌溪,试图了解“纸中之王”的前世今生。

纸寿千年自盛唐

造纸术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劳动人民以独特工艺制造的纸中极品。

宣纸,《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安徽泾县出产的一种高级纸张,用于写毛笔字和画国画。因泾县唐代属宣州,所以叫宣纸。”短短30余字其实传递了几层意思:其一,宣纸是泾县特产,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其二,宣纸是纸中贵族;其三,宣纸之名始见于唐代;其四,泾县所产的纸之所以叫宣纸,是因为当年属宣州。

扒梳史料,宣纸其实也不乏被称为泾县纸的记载。如:明代文人沈德符在其《飞凫语略》一书中有“此外,则泾县纸,粘之斋壁,阅岁亦堪入用。”充分肯定了宣纸的抗氧化性;同一时期的文震亨则在《长物志》中提到,“近,吴中洒金纸、松江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最佳。”泾县连四即宣纸的一种。

原产地泾县的纸之所以被称为宣纸,如今看来,至少说法有三:其一是最为公认的,即因唐时泾县隶属宣州(宣城郡)。其二,因 “宣德贡笺陈清款”而简称“宣纸”。宣德贡笺陈清款是宣纸的一款名品,据说由皇室监制。其三,因府治宣城而得名。嘉庆《宁国府志》中有:“按:纸,宣、宁、泾、太皆能制造,故名宣纸,而泾人所制尤工。”清时,泾县隶属宁国府,府治宣城县。尽管泾县所造的纸最佳,并未称泾纸,或者以府名称宁纸,而是用了府治宣城之名——宣纸。这一说法其实与第一种说法同出一脉,泾县一地历史上自汉唐以来,一直隶属宣城管辖,只是不同时期府郡名称不同,或作宣州、或宁国、或宣城,罢了。

宣纸制作在泾县当地还流传有一则“孔丹造宣纸”的民间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孔丹的人,在京城拜蔡伦为师学习造纸术。蔡伦死后,孔丹想为师傅画一幅画像,却苦于找不到一款抗老化、防虫蛀、避腐蚀、洁白如玉的上等好纸。直到他在泾县大山中遇到一株大树倒伏在清澈的溪水里。因为长时间被河水浸泡,树枝腐烂,但树皮却变得又白又软。孔丹把树皮拿回家反复做实验,终于做出了自己满意的纸张。这则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安徽民间故事集》一书中也有收录,并更加详细,加入了老妪、年轻姑娘等角色,故事情节绘声绘色。

孔丹由此被誉为“宣纸的创始人”,但传说毕竟是传说。目前公认的是,“宣纸”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画家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一书中。在“论画体工用拓写”一文中,作者提到,“江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淮南子》云:‘宋人善画,吴人善治。’(治,赋色也。)不亦然乎?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是目前可查最早也是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历史文献。《泾县志》认为,“古代作画习用‘用法蜡之’的加工宣,如南唐的‘澄心堂纸’即由宣纸(亦有歙纸)加工而成。”当然,这里的宣纸与我们现代的宣纸应该是有区别的。也有人认为,张彦远笔下的“宣纸”应为宣州产纸的统称。

张彦远是晚唐画坛名家,而事实上,早在盛唐时期的天宝年间,有关宣纸的记载已峥嵘初露。据《旧唐书·韦坚传》记载,天宝二年,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各郡采办的货物中,宣城郡船有空青石、纸笔、黄连几种。在《新唐书·地理志五》中,宣州宣城郡的土贡有十二种之多,纸为其一。能作为贡品入都城,可见当时的宣纸已小有名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同一时期的江南各郡如歙州、池州、婺州、江州浔阳郡等,贡纸均为常见项目。在《唐六典》中,宣州与衢州等地同贡案纸、次纸。这说明,当时的宣纸与其他江南纸是始于同一起跑线的。

宣纸始于唐代也在现存的文物中找到佐证。隋朝和唐初期很多名贵字画的创作载体是绢帛,而到了唐中期宣纸流行后,人们又常常会用宣纸作为这些名贵古字画的裱托用纸。《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的绘画作品,现为国宝级文物,《五牛图》是唐朝著名画家、宰相韩滉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这两件文物都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85年前后,造纸研究所受故宫博物院委托,对二者所用托纸进行分析后发现,托纸均为宣纸。

而据专家考证,目前尚存最早用宣纸创作的作品为宋代书法家张即之所书的《华严经》册,现存于安徽博物院。该纸“质如春云凝脂,洁白细韧,平滑匀整,坚柔耐人,虽经岁月,仍犹新制。”

舂声一片撼斜阳

两宋时期,宣纸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产纸供不应求,一时“江东纸贵”。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熙宁七年(1074)六月,朝廷甚至“诏降宣纸式下杭州,岁造五万番。”并明确宣纸的规制,规定官署间的公文往来不得与宣纸相乱。北宋诗人王令写给好友满执中的《再寄满子权》一诗常被后人当作“江东纸贵”的证据。诗中写到,“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独君诗华宜相亲。”其实,细品之下,这里的“多买江东纸”似乎更多的是文人之间轻金钱往来、重诗文相亲的一种调侃。

宋末元初,宣纸的发展迎来重要节点。曹大三为避战乱,由南陵县虬川迁至泾县小岭。迁居小岭后,曹氏族人利用青檀树、沙田稻草以及清澈的山泉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学习和借鉴当地制纸业技艺,经多次反复探索,试制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手工纸,史称“连四”纸。尔后,举族以制纸为业,子孙相传,世业不衰,最终成为小岭曹氏望族,后来不断发展壮大,被誉为“宣纸世家”。

据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小岭曹氏族谱》记述,“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由此可见,曹氏当年选择造纸为业,也有点迫于田地偏少的无奈。只是不想,“歪打正着”后来竟无意炼成了今天名扬于世的“纸中极品”。

曹氏族人在宣纸发展上的“歪打正着”不仅于此。“纸之制造,重在用料。”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是宣纸制造的重要原料,将二者相互掺和造纸更是一项经过长期摸索后诞生的发明。根据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宣纸》(GB/T 18739-2008)中对“宣纸”的定义:“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这一定义也充分认定了宣纸的原料特征。而曹氏族人选择让二者在造纸过程中邂逅又是一次误打误撞。据曹氏后人、现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曹曦所撰的《宣纸燎草制作技艺完善着曹裔生考略》一文介绍,不少曹氏后裔一致表示,祖先当年将稻草引入原料,最初的原因仅仅是因宣纸需求量大、青檀皮告急的无奈,想减少青檀树皮的使用而加入了沙田稻草而已。只是没想到有意外收获,二者交融在一起之后,造出来的纸质量反而更好。

有明一代,宣纸业发展迎来高峰时期,不仅名品增多,产地集中,使用范围和领域也更加广泛,宣纸逐渐名扬天下。到了清代,宣纸生产遍及皖南各地,其中又尤以宣纸的发祥地——小岭尤为繁荣兴旺,素有“九岭十三坑”之说。九岭十三坑,坑坑有纸槽。

清代泾县诗人赵廷挥曾写有《感坑》一诗:“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纸碓

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描述的就是当年泾县宣纸生产繁忙的景象。

清朝嘉庆年间,《宁国府志》中已有对宣纸的系统介绍,在“食货志·物产”一节中,不但对当时宣纸的品种如金榜、潞王、白鹿、画心等进行罗列,还向世人第一次细致地介绍了宣纸的制作流程。

乌溪河畔一脉香

到泾县寻访宣纸,除了小岭,县城之南大山深处的乌溪是必须一去的。原因无他,那里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还建有一座中国宣纸文化园。

宣纸集团和宣纸文化园地处榔桥镇乌溪村境内,紧靠乌溪水,面临205国道。乌溪村全面环山,东面翻山而过便是汀溪,皖南名茶汀溪兰香便盛产于那里。

尽管去的时节是隆冬,依旧能瞧见草木的葱翠。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宣纸生产需要,这里的确是块宝地。如果要说与其他隐于大山深处的厂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厂区周围的几座大山的葱郁之外,在山腰以下的山坡上多了大片裸露的山体,那是就山坡改造而成的晒滩,用于晾晒宣纸原料燎草之用。远远望去,有点像是给大自然打上的淡白色补丁。

乌溪的造纸业历史上由小岭扩展而来,同出一脉。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1951年,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泾县各乡村七十多户宣纸厂厂主联合组建成“皖南泾县宣纸联营处”,统一生产、经销宣纸。宣纸联营处下设两个生产部,一个自然是小岭,另外一个就是乌溪,利用两地留存的作坊遗址开设了五个宣纸槽生产宣纸。

小岭之外,选址乌溪的原因很简单。这里基础好,旧有纸槽,而且同处大山深处,青檀原料也充足。更重要的是这里水量充沛,乌溪水从大山直流而下,在厂区附近分两支,恰好可做捞纸与制浆之用。后来,随着产量的提高,用水量增大,还在上游修建了“红星水库”,以备生产所需。

走进文化园,园内种植的青檀景观树似乎时刻在提醒游人身处宣纸的故乡。青檀树的树皮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树常傍岩石而生,越是石壁间长大的,品质越好,因而被赋予了“艰苦奋斗”的物语,更被确立为泾县的县树。

园内的中国宣纸博物馆于2015年开馆,系统介绍了宣纸的历史发展、技艺、品种与品质以及文化传承,并有一些馆藏宣纸和书画作品。

宣纸的最高光时刻或推10多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在当年的开幕式上,曾有一段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视频亮相,首先登场的即是由宣纸集团员工参与拍摄的宣纸技艺表演,一时间万众瞩目,宣纸成功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这背后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早在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某一天,宣纸文化园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游客,自称是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的导演。在详细参观了宣纸制作工艺后,对宣纸制作技艺大加赞赏,他向宣纸文化园提出要让宣纸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呈现。宣纸文化园一开始自然持怀疑态度,以为遇到了骗子,后经多方核实,才得知对方身份不假。于是,整个公司全力配合,精心挑选了四位技艺精湛的宣纸制作师傅前往北京参加拍摄,最终促成了宣纸在开幕式的惊艳亮相。

事实上,宣纸制作技艺早在2006年就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于2009年入选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百炼千锤始流芳

与书画纸工艺不同,宣纸生产几乎均系手工操作,程序十分繁复,生产周期长。从原料采集到纸张制成,据说要经过大小108道工艺,历时近三年完成。宣纸博物馆后有宣纸技艺体验园,完整展示了宣纸从制浆到成纸的传统工艺流程。挑、碓、切、踩、洗、捞、拣、剪……其中,捞纸是手工纸制造中最为精妙的环节之一。所谓“纸之好坏,全看一捞。”纸张的薄厚均匀,全在抄纸工匠的手上功夫,而这要靠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学习强国”APP中有一道题目:宣纸在制浆时加入某种“神奇调料”,可以使制浆均匀、出产更高,这种“调料”是什么?答案:杨桃藤汁。其实杨桃应为羊桃,并非我们市场上售卖的那种热带五星状黄色水果,而是野猕猴桃的别称。皖南山区人喜欢将其称为羊桃。工作人员解释,捞纸之前,工人师傅们会将制成的皮浆和草浆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浆再加入野生猕猴桃藤汁搅拌,这里的野生猕猴桃藤汁主要起悬浮纸浆和分离纸张的作用。

关于野生猕猴桃藤汁在造纸过程中的运用,当地还有一则传说。说的是南宋之前,宣纸捞一张马上就得拿到太阳底下去晒,遇到下雨天就不能做宣纸了,因而产量非常低,师傅们绞尽脑汁也难以解决。一天中午,大家靠在纸槽边休息,迷迷糊糊睡着了。在睡梦中,一位老人得知了他们的烦恼,拿出一根木棍在纸槽里搅拌了一下。师傅们惊醒后,发现纸张容易分开了。再找老头扔掉的木棍,竟然真在纸槽旁。众人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山上随处可见的野生猕猴桃的藤枝嘛!从此便有了将野生猕猴桃藤汁作为制作宣纸的天然分离剂。

发现野猕猴桃藤汁的特殊作用,显然是工人师傅们在宣纸制造过程中长期摸索的结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只不过,留下的传说倒为宣纸制作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手工造纸每个程序几乎都是重体力活。算起来,这其中最开始的皮料与草料的制作工序最为依赖人力。晒滩选择的场地非常讲究,须为坡度约为45度至60度的背风朝阳的斜坡,皆因这样的坡度有利于雨水顺流、原材料又不会被风刮跑。晒滩用鹅卵石铺就而成,原料需由师傅人工背运上滩。如今,尽管公路可以一直修到山头的晒滩场地,但平铺晾晒依旧是一个机器无法替代的体力活。通常要经过8至10个月在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的作用下,原材料才会被自然氧化和日光漂白,最终变成制浆所需要的燎皮和燎草。当地人介绍,取“燎”字也有讲究,有水火既济之意,表示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经过了繁杂的蒸煮、晾晒等制作工艺。

出宣纸文化园,尽管冬日的太阳落得比平常要早,阳光已收到了东面的山头。看了看手机,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便打算去晒滩场看看。对方说除了厂区附近,还有一个更大的晒滩场在南面的10公里远一个叫“螺蛳墩”的山头。

莽莽苍苍的大山间,记者一行人按图索骥,在盘山公路中绕行了许久,正以为迷了道,猛然间,一个峰回路转,一大片晒满燎皮的山坡闪现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燎皮匍匐在鹅卵石铺就的晒滩上,像一块块淡白色的地毯,又如一个个正待检阅的士兵,蔚为壮观。爬上以为最高的一个坡顶,却发现整个晒滩漫过一个又一个山坡,一直绵延到前方。日影已没,远山隐隐、轮囷瑰奇。

宣纸人常将原材料晾晒过程美称为“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这的确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燎皮燎草唯有砥砺过风吹日晒的逆境,再经过多次浸渍、蒸煮、摊晒、分割之后,才有资格被制成纸浆,才能“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最终作为文化、文明的载体,流芳百世。

冬天的坡顶,朔风阵阵,阴冷得紧。思绪随风扬起,枨触万端。只是不晓得,有朝一日“登堂入室”,为丹青翰墨青睐、被文人雅客奉为上品之时,它们还能不能时常记起当初在山顶凄风中的这场坚守。

□ 记者 戴卿/文 梅韬/摄

新闻推荐

长三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发布 蚌埠市一景点入选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蚌埠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不断升温,红色文化...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