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老区养育恩情上将女儿捐款助学 开国上将傅秋涛的女儿傅寰老人捐款80万元,成立奖助学金资助泾县优秀、贫困学子
近日,宣城市慈善协会收到一笔80万元的特殊捐款。捐款人是80岁的傅寰老人,她是开国上将傅秋涛的女儿。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傅秋涛为带领部队突围,将几个月大的女儿寄养在泾县当地百姓家中。在地下党、游击队和皖南百姓的保护下,傅寰在辗转流离中艰难地活了下来,直至1949年才回到父母身边。几十年来,傅寰老人一直没有忘记老区人民当年的恩情,希望通过捐赠,帮助革命老区优秀、贫困学子。80万元将定向捐赠给泾县中学,成立“傅寰奖助学金”。
一笔特殊的捐款
今年11月初,宣城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负责人张毅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打来电话的是南京市鼓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义来,他在电话里告诉张毅,有一位老人想捐80万元用于支持宣城教育事业。老人名叫傅寰,今年已经80岁。
80万元对于一位80岁老人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这让张毅有些惊讶,但听到傅寰这个名字,张毅很快想到了一位和宣城有渊源的人——开国上将傅秋涛的女儿傅寰。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原馆长余建峰曾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开国上将傳秋涛女儿的故事。文章中介绍,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傅秋涛带着部队突围到泾县东乡杨皮西坑鸟雀岭脚时,决定把只有几个月大的女儿放在百姓家寄养,此后与女儿失去音讯。那些年,傅秋涛的女儿在地下党、游击队和皖南群众的保护下辗转流离,艰难地活了下来,直到1949年才回到父母身边。
几十年过去,傅寰老人至今不忘皖南父老乡亲当年的救命养育之恩,希望在自己80岁之际捐赠80万元,用于资助革命老区优秀、贫困学子。得知傅寰老人的捐赠意愿后,宣城市慈善协会通过南京市鼓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老人沟通,决定将80万元定向捐赠给泾县中学,并成立“傅寰奖助学金”,鼓励革命老区优秀、贫困学子拼搏进取。11月13日,宣城市慈善协会收到了傅寰老人的80万元捐赠。
一段忘不了的恩情
傅寰老人为何至今仍不忘皖南父老乡亲的恩情?在她的文章《我的皖南父老乡亲》里,她回忆了那一段动荡年代的生活。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她的父亲当时担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他和战友们决意杀出一条血路,突破重围,以求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为确保突围顺利实施,她的父亲母亲只得忍痛把她托付给当地群众抚养。
傅寰老人在文章中回忆:“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我被送到一户孩子较多的人家寄养……可是我在那里还没住上两天,这家的男主人,四五十岁的年纪,一大早就被村里的还乡团叫去了,直到晚上都没有回家。第二天,他是被人用门板抬回来的,只见他浑身上下血迹斑斑,已经被打死了。听大人们说,还乡团把他叫去,就是发现他家多出了一个孩子,就盘问他,这个孩子是从哪里来的?他一口咬定说是他亲戚家的孩子,敌人不相信,就把他吊在房梁上凶狠地毒打,直到把他打死,才叫人把他抬回来。”“还有一次,敌人抓住了我们的一名游击队长,提出的条件是:只要告诉他们傅秋涛的女儿在哪里,立即放了他。但是,因为他拒绝回答他们的问题,最终这位游击队长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回想我在这段远离父母的艰难岁月里,是中共皖南地下党组织的亲切关怀,是日日夜夜精心照顾我的皖南父老乡亲们竭尽全力地救护我、保护我,我才得以幸存。”傅寰说,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皖南的父老乡亲们对她的救命养育之恩,她终生难以忘怀。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曹庆
新闻推荐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江淮风光 安徽启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本报讯启动《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文物保护利用》《红色旅游四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全省红...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