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村有个罗汉灯

芜湖日报 2020-04-06 00:37 大字

罗汉灯是流传于芜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民俗,又称“叠罗汉”。据目前掌握的史料可知,其发源地可以一直追溯到芜湖县红杨镇所辖的两个凤村——凤家湾和西湾里凤村,从凤氏宗族十六世裔凤重和一代开始。这两个凤村早期均隶属宣城县西乡,即今日之西河古镇。

令凤村人深感自豪的,不仅是他们率先玩起了罗汉灯,还有凤村离奇的身世。

据《凤氏族谱》记载: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后汉被宋所灭后,汉王刘知远后裔中的一支南渡逃至泾县茂林一带。在那里,他们多次听到一种奇异的鸟叫声,一致认为是凤鸣,乃吉祥之兆,遂改姓凤,并定居于此。其后人又有一部分迁移到西河。

为避免宋军追杀和自保,凤氏子弟始终坚持习武,尚武风气渐渐融入力量造型游戏——叠罗汉,最终演变成由十八名大小演员组成的罗汉灯。凤村罗汉灯演员都由族长在男丁中指定,一旦入选不容推辞。

罗汉灯最初是一种傩戏,演员的服饰、脸谱都有戏曲特征。十八罗汉按照上衣颜色分为黑衣、绿衣罗汉各两名,白衣、黄衣罗汉各六名,另有两名童子罗汉。

从起灯开始,凤村罗汉灯所有演员都要集中在罗汉堂里吃住,童子罗汉单独安排房间哺乳。仪式结束后,十八罗汉在师傅的带领下,走在队伍中间,前后各有一套锣鼓,各有一帮服务人员,先在西河周边巡回演出,然后去泾县茂林演出,并跟当地凤姓族人畅叙同根之情。

凤村罗汉灯表演难度极大,也很危险,说其为乡村杂技一点都不为过。人堆人手拉手架出几米高的各种造型,观众往往看得心惊肉跳。所以,演员虽然只有十几人,但在一旁做保护工作的却要多出几倍,时刻防止意外发生。

一路吹吹打打,凤村罗汉灯亮相了。

除童子之外,十六名大小罗汉各持一柄白色拂尘,将尘须搭在右肩上陆续进场。忽闻口哨声四起,罗汉们一个个左手叉腰,右手举起拂尘,随着锣鼓、唢呐的伴奏不停摇摆。接着,第一个罗汉绕着第二个罗汉转一圈回到前面,第二个绕着第三个同样转回来,后面的依次转开,类似于走马灯的套圈,也叫“开场子”。此时的锣鼓声急促而紧凑,鼓点声是指挥棒,敲得越急促,身着各色衣裳的罗汉们穿行速度也就越快,拂尘挥洒如同雪飘,令人眼花缭乱。

走场完毕,鼓声转而缓慢有力,到了紧张、刺激的时刻——叠罗汉。

最先出场的是一名花脸头桩,大步流星跨到场地中央,将腰间的布带紧紧一勒,平伸出两条粗壮的胳膊,两名二桩随即攀立其肩头,四个半大的小罗汉接着攀上二桩的双肩,此造型被称作“一顶六人”。随着带队的师傅大喝一声“起!”顶起六人的头桩开始沿着场地缓缓迈步,围观群众随之大声叫好。

凤村罗汉灯的堆叠造型共有六十六种之多。常见的有“黑金花”、“黄金花”等。十六人共同堆叠的造型叫“金莲座”,每一个成年罗汉都是一叶“莲花瓣”,此时,头桩看似承受了十五个人的体重,但腰间已有一左一右两人,实际成了三名头桩共同受力,同时双臂被这两人挽住向外牵引,重量又被分散了很多。饶是如此,所受之重也是大得惊人。凤村曾有过头桩被压成内伤的先例。据“老把式”们所说,主要是生手技巧不够,不懂得借力分力而致。

十六人叠在一起,每颤巍巍地跨出一步,鼓点便“咚”得一声,众人张开手臂前后护驾,观众开始屏住呼吸,心惊肉跳地欣赏这惊险而又刺激的画面。然而,这还不是压轴戏,最危险的是“十八罗汉阵”,也叫“金莲满堂”,加上两名童子,十八位演员共同组成人墙绕场一周,才算是演出高潮。

十八罗汉阵叠成后,头桩被称作“大金花”,顶端的童子叫做“小金花”,帽子上都插有十几朵彩纸扎造的“金花”。祈福的人们会在此刻上前拔下一朵跑回家,意为福祉进门,会得到罗汉菩萨的保佑,这就是“拔金花”的习俗。当然,金花拔回家后要随即返还,还要送上一个红包和一对方片糕作为答谢。

每年新春,凤村罗汉灯也会应乡亲们的要求堆叠成各种吉祥造型。遇到嫁姑娘讨媳妇的人家,叠成“观音送子”或“喜鹊架桥”;乔迁之喜则堆成“招财进宝”、“喜鹊登梁”等,凡此种种,无一不寓意大吉大利,主人家也都会奉上喜钱打赏。

可惜的是,如今已经看不到像当年凤村那样高水平的罗汉灯了,乡村杂技实已趋微。不过,凤村已经引起了红杨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凤氏子孙及其糅傩舞、杂耍、武术于一体的罗汉灯,再次走进世人眼帘,相信不久的将来,“十八罗汉阵”一定会在红杨古镇重现。

红杨树

新闻推荐

泾县行抗疫不忘扶贫

为努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泾县农商银行立足本源,不忘初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金融扶贫工作,坚持防疫扶贫“两手抓、两不误...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