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可顶天下临深渊 赖少其眼中的黄山

黄山日报 2019-12-10 22:16 大字

赖少其在黄山写生 赖少其在黄山创作 黄山宾馆□王国银

1939年10月,那是一个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铁蹄践踏,中华民族正遭受日寇肆意蹂躏。正在广西从事报刊编辑发行工作的赖少其被当局列入黑名单,随时有被捕危险,组织上安排他立即离开,到皖南参加新四军,投身抗日前线。

几经辗转后,赖少其从浙江来到徽州,经过黄山脚下,沿着青弋江坐竹筏顺流而下,到达泾县云岭。因当时革命形势紧迫,赖少其没有时间登上黄山游览。这一阶段,他应《救亡日报》之约,每天采写一篇报道。在黄山脚下他写了第九篇,题目为《青弋江上》。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黄山,黄山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1959年,赖少其从上海文联调任安徽省宣传部任副部长,从此便以黄山为绘画创作基地,几乎年年多次上山,短则数日,长则数月,成了名副其实的“黄山山中人”。钟灵毓秀的黄山让他沉迷其中,成为取之不尽的绘画创作源泉,他像当年的石涛、程邃、黄宾虹一样,搜尽奇峰,画尽黄山的丘壑之美,而且借古开今,融通中西,绘画艺术达到了巅峰。著名画家唐云在评价他的《黄山图》时说,如果说石涛、梅清都是“黄山画派”的领袖,那么赖少其作为“新黄山画派”的执旗人,足以当之无愧。

赖少其的绘画经历了从木刻版画到山水国画的过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前后,赖少其组织张弘、师松龄、陶天月等一批版画家到黄山体验生活,学习徽派版画传统。他们联手创作了大型套色版画《黄山后海》《黄山宾馆》。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上,《黄山后海》展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安徽由此一跃跨进了版画大省行列。后来又以陈毅元帅率各国外交使节在黄山考察为题材,联合创作《陈毅吟诗》版画,同样影响深远。

版画属于一个独特的新兴的绘画种类,因为缺少凝聚力,发展不快。赖少其很早就想成立一个全国版画协会。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在赖少其的主导和推动下,会议选在黄山召开。会议召开前,赖少其陪同李桦、古元、王琦等60多名著名版画家先期到达黄山,在山上写生创作,宣传和推介黄山。1980年4月19日,中国版画家成立大会在黄山宾馆举行,赖少其当选为中国版画协会副主席。

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前中期,赖少其到黄山后常常住在紫云楼,这里相对安静,不失为观景、写生、临摹、创作的好地方。此时,他以创作黄山山水国画为主,自称为“黄山时期”,也是他一生收获最大的时期。从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和他的大型画集看,黄山题材国画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中,1980年夏秋季节,赖少其在黄山集中精力创作,先后绘就《有泉万壑响》《秋山积雨晚来凉》《秋山红叶图》《雨后翡翠池》《云来峰转》《黄山万松图》等丈二匹大画,还专门为黄山管理局创作《黄山之赞》。此后一段时间,在合肥、南京、上海、杭州、香港等地举办的《赖少其书画展览》,也多以黄山题材为主。

他的黄山题材作品,精品多,巨幅多,重要场合装饰的也多。他虽然走过很多地方,包括泰山、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名山大川,但每当有人约他创作时,他总是想到黄山,随时随地将已经融入到骨子里的黄山画出来。

应邀为上海市政府西郊宾馆创作《黄山九龙瀑》《黄山之赞一首》两幅丈二匹大画;

应邀为杭州饭店创作巨幅国画《黄山高》;

应邀为广州南湖宾馆所创作丈二匹《梦游黄山西海门》;

应邀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创作《山中一夜雨》和丈六匹《双龙瀑》,布置于总统套房,后来又再次创作《黄山五百里》;

应邀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创作丈六匹国画《云海松涛图》;

应邀为中央统战部创作八尺大画《黄山松涛》;

……

赖少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年届古稀时便回到广东老家。此后他画风大变,形成了独特强烈的艺术风格,自称“丙寅变法”或“衰年变法”。实际上,他在广东老家的画作仍然以黄山题材为主,只是因为年龄身体原因,不能像过去那样常常登山,直观地感悟黄山,只能在脑海中不断放映黄山,在睡梦中不断回忆黄山。这个时候他画的黄山更加抽象写意,更加朦胧虚化。此时的黄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难以达到的世界。

六十年代时,他画过《百丈泉》,那时还是师造化,写实成分比较多,但变法之后再画的《百丈泉》完全变样,色彩丰富、意境深邃,就是一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具有刻骨铭心的溶于深渊的空间印象。难怪他在款识这样表达:“呼啸龙吟泉击石,天昏地暗雷塞庭。山静风横频入梦,天马纵横醉酩酊。”

1991年,他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时创作了一幅《黄山一夜雨》,这幅画完全就是当年挥之不去的黄山印象,经过多年的沉淀后,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他精神世界里最容易触动的“软肋”。这幅画画好后他记着:一九六九年夏,余在黄山夜宿半山寺,梦为雨冲去。晨起壁上飞瀑悬空。遂扣天门而上天都峰。匆匆已二十二年……

为了满足自己对黄山的日夜思念,他在回到广东后的第八年,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安徽,来到黄山。这次黄山之行,应该是他一百次以上的黄山之行。赖少其整整在山上画了10天。尽管80岁高龄、旅途颠簸、活动繁忙,然而人们发现投身黄山怀抱的赖少其,竟然精神焕发,拄着拐杖奔波选景,从未喊过疲倦,有时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最后留下鸿篇巨制《中国安徽黄山之赞》。

在人生最后的绘画创作中,他画山已经不再是山,此时他在用生命绽放“大道之象”。在《黄山之歌》里他写到:“河山多壮丽,行行复行行。黄山埋断戟,春来草青青。”好像已经将自己完全融入黄山,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埋下去的是自己,长出来的是青草。

我们现在知道的赖少其,更多的是其人生光鲜的一面,其实他的人生经历也是极其坎坷的、困难重重的。除了早年在广西当编辑和发行人时可能遇到不测之外,参加新四军不久就遇到“皖南事变”,被捕后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在狱中坚贞不屈,后越狱逃离;文革期间又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免职赋闲,直到1978年平反恢复职务;本来他已经成为中国版画新徽派的主要创始人,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后来又自我挑战改画国画,成为新黄山画派的执旗人。到了晚年,居然画风再变,进入绘画新的世界,让艺术再度升华。

关于赖少其,了解他的人已经写过很多很多东西,再写就容易重复了。但是,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又有意外发现,觉得有必要再写一篇。原来赖少其离开安徽后,还专门写了一幅字给黄山,嘱咐将其刻在岩壁上,既增加文化内涵,又作为永久纪念。只是,这幅字写后不久,黄山便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按照《世界遗产公约》,为了保持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不再允许在岩壁上增加石刻了。

我们十分小心地打开这幅书法,八个大字豁然入目:上可顶天,下临深渊。

大家静静地看着这八个大字,好像不是在品书法,而是咀嚼赖老心中的黄山形象。

实际上,赖老不知道,黄山人心中同样有一个赖老的形象,这八个字也正是黄山人对赖老的评价。

新闻推荐

戎马一生为革命的周子昆

据新华社南宁电(记者唐荣桂)周子昆,原名周维宽,字仲和。祖籍湖南,1901年出生于广西桂林一个中学教员家庭。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