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毛中拣一毫

安徽日报 2019-10-25 06:38 大字

秋风起,桂花香。在泾县县城一处名为“守艺人”店面内,国家级非遗“宣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佘征军老师正和家人围在桌前,研究一位老朋友寄来的“考题”。

原来是一只极细的笔,紫毫的笔头,金属的笔杆,还有五六个空笔头。“老朋友让我做几个一模一样的笔头,替换使用,这个难度不小。”佘老师热烈地讨论着,如何选料,如何选胶,跃跃欲试。

讨论完,佘老师来到二楼的工作室,着手制作紫毫笔头。“紫毫就是兔毫,我们只选择山兔背脊上的一小块毛。先理毫,将尖部对齐,这是宣笔四德‘尖圆齐健’中‘齐’的基础。”只见他拿起桌上已经脱脂过的一小撮兔毛,右手将其巧妙捏住,左手贴在细长的竹板上,将兔毛快速抽出、前推,再抽出、前推。眨眼间,兔毛就像长了翅膀,按照不同长度、质量重新排列整齐。

宣笔尤以紫毫见长,源于秦代,盛于唐宋。宣城境内“崇山箐密,林木古茂”,丰富的竹种资源、优良的兽类毛料,为宣笔制作提供了可靠而纯正的原材料。连白居易都写诗赞颂,“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万毛中拣一毫’,意思是说,将不完美的毛完全剔除出去!”说话间,佘老师开始了水盆的操作,将不同长度的毫毛按照一定的配比整合起来,迎着阳光,任何一根秃毛、弱毛、弯毛都难逃他的“法眼”。紧接着,一柄大刀下去,根部齐断,笔形初现。“制笔八大工序、一百零八个环节,是我们一直秉承的传统,不敢有丝毫懈怠。”

佘老师祖辈即是清代制笔老艺人,到他这儿,“宣笔”这门手艺,已经守了足足六代了。“我小时候,父辈就常跟我讲,掌握一门手艺永远是立身之本,要长怀敬畏。”从1982年底进入泾县宣笔厂开始制笔生涯,到1996年担任泾县宣笔厂生产技术厂长、宣笔工艺研究所所长,再到今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佘老师使宣笔的品种规格由原来的200余个发展为的600余个。

“当然希望能在传统毛笔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多便携、有趣的新式毛笔。就像老朋友给我出的这道‘考题’一样,也算一件乐事。”佘老师拿过一小截笔管形状的细竹枝,使劲嚼了起来,前段已经分叉开裂。“这样也是做笔吗?”“对啊,做竹笔得先嚼,破坏竹子的结构,和做毛笔一脉相承。”佘征军拿出已经做好的竹笔,只见笔杆、笔头集于一根细竹,运起笔来毫无凝滞。“你看,写起来很流畅,一些书画老师喜欢,专门定制这种竹笔。”

从业近40年,提及制笔,佘老师幽默健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并没有成为孤傲的老匠人,相反,他是一个传承路上的“守艺人”。临近中午,一辆面包车来到工作室门口,将网络订单需要的毛笔装车运走。“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做笔人,哪有精力在网上销售?这些都是合作的销售方负责。在我看来,有市场就有传承,我一定会把手艺‘守’下去。”

新闻推荐

建立政治矫正工作新格局

为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发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在教育矫正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泾县司法局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先...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