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泾县师范读书时,杨正风老师任班主任。
身教重于言教,在生活上低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高标准要求自己,杨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从繁华的大上海远离妻儿,下放到泾县。当时条件艰苦,他住在校园外一个幽深阴暗潮湿的大杂院内,屋里的书籍占据了大半个房间,房间被烟火熏得漆黑,只好用报纸糊上,报纸发黄发黑后再换。这让人不由得想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面对挫折和困难,杨老师安贫乐道,积极向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无怨无悔地忘我工作。
当时我们只有十六、七岁,大都未离开过父母和家庭,一下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还要自理,一时难以适应。杨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到每个寝室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亲自示范,如何洗衣洗鞋、订被子、打扫卫生等,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好儿女志在四方,他还苦口婆心地开导我们,终于让寝室里的欢声笑语取代了被窝里思念的泪水。
我们8个人住一个寝室,晚上熄灯后,不少同学喜欢讲话。杨老师怕影响同学们的身体和学习,不是在寝室外制止,就是第二天找好讲话的同学谈心。他要我们保护颈椎和视力,注意看书的姿势和距离;要我们不动笔墨不看书,勤记读书笔记;要我们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并频频纠正……他用母爱般的关怀,让我们养成了许多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
杨老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鸿儒,不但文科知识丰富,而且精通理科知识,书法、诗词、医学、电影等也有涉猎。他教我们班生物,教另一个班英语。我学日语时,曾问他几个偏僻的单词,他对答如流,知识面和扎实程度可见一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有空,杨老师便教我们背诵优秀古文名篇,背得最多的是唐诗,唐诗中最多的是李白的诗歌。他读《金缕衣》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韶华易逝的感叹、焦灼、告诫的表情,深深地感染着每个同学。时光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背诵的诗文至今还记忆犹新。腹有诗书气自华,杨老师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受益无穷。
为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组织教学、普通话和板书水平,每个周六下午,杨老师还别出心裁地要同学们轮流当小老师试教。“千万不能当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的教师!”他的谆谆教导至今仍萦绕在我们耳畔。教学相长,教而后知不足,试教效果显著,同学们进步很快。
杨老师的毛笔字遒俊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颇具赵孟頫的神韵。他对我们的毛笔字要求较高,要我们注意握笔的正确姿势和力量,要我们苦临名帖,写字时做到笔正、身正和心正。前几年,全国开展“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一话(普通话)”活动,杨老师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要我们做了,真不愧是一位极具前瞻性的教育专家。
当时学校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杨老师除了要我们阅读图书外,周末还经常组织我们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再写一篇影评。长短不论,一个人、一件事、一个镜头、一个眼神都可评,只要言之有理。久而久之,不但提高了同学们的电影欣赏水平,而且提高了同学们的观察、审美、记忆和写作能力,一举多得。《小花》《绝唱》《大篷车》等电影我们至今难忘,嘴边不时哼唱熟悉的插曲。
杨老师批评同学很注意方法,总是语重心长、耐心开导、循循善诱,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说得同学心服口服,知耻后勇,恨不得立马改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杨老师教书的同时,始终不忘育人。他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讲故事了,因材施教,经常有针对性地通过讲古今中外的故事来教育同学、启迪同学,让同学们见贤思齐、发奋努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12年,在诺奖颁奖大会上,莫言说了母亲影响他一生的8个故事。我常想杨老师和我们说的那些故事丝毫不比莫言说母亲的那些故事逊色,并且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班上没有出像莫言那样的世界级名人,但同学们大多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了业界的行家里手。桃李满天下,这也正是杨老师所期盼的。他还通过格言警句来教育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至今仍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甚至成了我们的座右铭。
1981年2月,因全省师范布局调整,我校并入了宁国师范学校,杨老师就这样和我们分手了。
不久,杨老师把原班级剩下的5元1角5分班费寄到学校来。他知道我在学日语,特地在汇款单附言上写道:请转告刘炎城同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下午1点有日语教学节目。杨老师如此关爱学生,我的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
点点滴滴总关情,这就是我眼中的杨老师。
我当了十几年教师后,进入了新闻界,不知为何,却常常怀念当教师那平凡而充实的岁月,常常回忆和杨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刘炎城
新闻推荐
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助力创建省文明城市,今年以来,泾县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乡镇、村(社区),扎实开展新时...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