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成拳”释放叠加效应
■ 本报记者冯长福
“加入联合社以来,得益于联合营销、抱团发展,我的合作社茶叶产销量逐年增加。此前,每年茶叶产销量只有几千斤,今年达到了1.5万斤。 ”泾县茂林镇南容半山云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章吴林说,他的合作社现有茶园1000多亩,其中240亩核心基地因严格按照联合社制订的生产规程去管理,去年顺利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章吴林所说的“联合社”,就是泾县兰香茶营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13年5月,泾县绿环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牵头,联合县内12家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了这个联合社。
“联合社为成员社提供茶叶标准化生产、收购、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统一开展培训,统一品牌推介、统一组织参展。联合社充分发挥‘五指握成拳’的集成优势,释放出1+1>2的叠加效应。 ”泾县兰香茶营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李自红告诉记者,目前,成员社已发展到1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社3家,拥有茶叶生产基地3万亩,带动农户1万余户。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良好生态环境,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7.9万亩,茶叶专业合作社有300余家。 ”该县茶叶站农技推广研究员杨春香介绍,大多数合作社由于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品牌杂乱,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联合起来,打造茶产业“航母”,是个好办法。
曾当过10年村干部的李自红,2001年在汀溪乡大南坑村流转200亩村集体茶园,并建了汀溪大坑茶厂;随着茶叶产销规模的逐年扩大,2007年成立了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继而组建绿环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拥有优质茶叶基地3460亩,在泾县茶业领域影响力渐升。 “2013年我们牵头成立联合社,有了规模优势后,大家合力在质量提升、品牌打造、营销推广三方面做文章。 ”李自红说。
为提升产品质量,联合社特别注重茶叶标准化建设,参与制订了《泾县兰香茶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汀溪兰香茶生产技术规程》、《乌龙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部安徽省地方标准;制订了茶叶基地环境保护制度、质量可追溯管理制度等,用制度规范茶叶生产行为;参与完成了“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等多项茶业科技项目。联合社还实施茶园改造工程,对一批老茶园进行补植加密、套种绿肥,优化茶园结构,改良茶园小气候;对成员社的绿色、有机茶基地,提供统一灭虫、施肥、采摘技术标准,杜绝一切化学农药、不符合绿色有机茶生产要求的化肥与植物激素进入基地。截至目前,联合社已建两个国家级和两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总面积达到2万亩。
联合社倾力推广 “泾县兰香”茶品牌,统一制作“泾县兰香”茶叶系列产品包装,成员社所有茶叶对外销售统一使用联合社监制的茶叶包装盒(袋)、使用“泾县兰香茶”商标。由联合社牵头,连续举办了八届安徽宣城“泾县兰香”茶文化节;每年组织成员社参加中国茶叶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西安茶博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赴上海、合肥、青岛、杭州、北京、南京等地开展一系列“泾县兰香”茶品牌推介、展示展销等活动;还引导成员社发展茶叶生态旅游业,利用水墨汀溪、月亮湾风景区、黄田古民居等资源优势,科学设计“观茶、采茶、品茶”新体验旅游路线,打造茶乡旅游新的增长点。
联手兴产业,抱团闯市场。据统计,泾县兰香茶营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今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李自红表示,联合社将继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工匠精神,让泾县茶叶走得更远、更稳健。
新闻推荐
7月13日,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暑期志愿小分队赴泾县皖南老区,瞻仰革命烈士,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革命精神。...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