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抵债被拒 法官巧解纠纷

安徽法制报 2019-03-29 10:36 大字

本报讯 “法官,我身上就剩这些宣纸了!就用这些宣纸抵 销我的执行款行不?”3月25日,泾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在 一起执行案件调解现场,遇到了执行难题。被执行人曹某指着 一车宣纸对执行员表示自己仅剩这些财产,但是,在场的申请人 代表连连摆手,当即拒绝了曹某用宣纸抵债的请求。

曹某原系一起金融借款案件中的被告,2012年,其向泾县农 村商业银行贷款45000元后未按期还款,泾县农商行多次催缴无 果,向泾县法院起诉并获支持。2016年,银行以曹某不履行生效 判决规定的还款义务为由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曹某承诺分期付款,银行便撤销了执行申 请。但是曹某没有兑现承诺,未履行分期付款的约定,近日,银行 向法院申请恢复对曹某强制执行。

在案件受理的同时,法院依法将曹某纳入失信人名单,并对 其财产进行全面查控。迫于失信惩戒的压力,不久后,曹某主动 提出和解请求。3月25日,泾县法院执行干警们来到银行,组织 双方进行协商。曹某直接带了一车宣纸,声称要“以纸抵债”,遭 到了银行代表的直接拒绝。考虑到对曹某的财产查控中确实没 有发现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干警们决定还是从这车宣纸 入手,告知曹某如果不能自己折现,法院将扣押这批宣纸并以司 法拍卖的方式折现,但在拍卖过程中其价值必定会有损失。

经过一番普法和劝导,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曹某将该 批宣纸抵押给朋友,借得现金38000元当即转入了银行账户,余 款当天下午也全部到位,该案成功执结完毕。

(刘淑涓施郑园记者 唐欢)

新闻推荐

泾县评出首批“泾工巧匠”

泾县讯日前,泾县开展了首届“泾工巧匠”评选活动,评出24名“泾工巧匠”,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社会着力营造“劳动光荣、知...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