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洋船屋”:“百年老船”再“扬帆”

宣城日报 2018-11-03 10:36 大字

俯瞰“洋船屋”。古宅内景。栉次鳞比的古宅。洋船屋里的孩子们。

在泾县东乡榔桥镇的群山之中,有一艘“洋船”静静地卧在山间,顺山而下的凤子河被船头劈为两道,沿着“船舷”奔流而下。以“洋船屋”为代表的黄田古民居,虽然经历过150余年的风雨和霜雪,至今古韵犹存。优美的风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皖南古民居的独特魅力,黄田村也搭上了这艘“百年老船”,驶入了新时代。

“行驶”百年

洋船屋,又名笃诚堂。清道光年间,当时的黄田盐商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在沪经商,成为巨富,并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每每回到家中,便向家人讲述外面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朱一乔的母亲和妻子在听到“洋火轮”的情形后,产生了想见一见的愿望,因交通落后加之缠足致行动不便,难以出行,终未如愿,禀性孝顺的朱一乔为圆母亲夙愿,决定修建一座外形酷似大轮船的建筑——洋船屋。

沿着村边潺潺的流水逆流而上,就来到了“洋船屋”的“船头”,源于黄山山脉的凤子河水,沿着洋船两侧开凿的深渠奔泻而去。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洋船屋,四周都围有高墙,墙外开有水渠,围墙和房屋都仿造轮船的外形依地势而建。“船头”呈尖角状,院墙的尖端微微上翘,院内的花园和塾馆,其高度不出院墙,亦无明显高差,唯“梅家村塾”两层的上层露于墙头之上,似“驾驶室”楼舱,舱腰为高层住宅和厅堂建筑,体积庞大,似为“客舱”,其中马房与厨房两处的院墙,砌成高高的跌落式马头墙,借以遮蔽里面的建筑。登上半山腰的观景台远远看去,洋船屋宛如一艘“洋船”正在乘风破浪,逆水而上。

徜徉在黄田村里,记者才发现名声在外的洋船屋并不是黄田古建筑的全部,黄田共有古建筑56处,单体建筑135栋,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均保存完好。村中河岸和道路均以石块砌筑,河上架设石桥十余座。漫步在村中平直的巷道里,可以看到明沟暗渠相连,活水穿村西流,排水通畅。村中建筑以家庙、住宅和书院、书舍为主,建筑上施以木雕、石雕和砖雕,题材丰富,雕刻精美。村内建筑恢宏大气、并排三四幢、前后三四进、巷道纵横、活水穿村,村外山环水绕,狮子山、象山紧守村口,那潺潺的凤子河,古老的石板路与画龙点睛半圆形东新桥更增添了黄田的古老、神秘,和谐、美丽的山村风貌与古建筑群共同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古村落景观。

面临“搁浅”

“洋船屋建于150多年前,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黄田文化的源远流长。”黄田村治保主任柳小龙是土生土长的黄田人。谈起洋船屋的历史,他掩饰不住语气里的自豪。洋船屋它不仅融入了黄田人的孝道思想,还融入了西方先进文化元素,成为了黄田的象征和文化符号。但是就是这样一艘在山水间“航行”了一百多年的“洋船”也一度面临着“搁浅”的危机。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年轻人对城市的向往,农村年轻一代弃农进城,黄田村成为留守村落。村落里已没有了往日的炊烟袅袅、鸡犬相吠、老幼嬉闹,代替的是冷落破败、萧条寂静、残砖废墟,那些曾经蔓延疯长的野草,枝藤盘错的古树似乎在向人们诉说那里曾经的熙熙攘攘,向人们宣告着黄田曾经的辉煌。“那时候村民的收入主要还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其中外出务工占到了绝大部分。”黄田村的老书记谢银球告诉记者,从八九十年代开始,村里的年轻人就外出到江浙沪或者北京等地打工。“大部分都是到建筑工地,或者去当保姆。不但村里留不住年轻人,村集体经济也是一穷二白,靠着六七十年代林场里树木的销售,来维持村里的运转。”

黄田的古民居、古祠堂,不仅仅是一栋栋古建筑,更是形成农耕文明和农村最基层的社会生活圈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黄田浓郁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环境、鲜明的地域色彩、独特的民俗民风,以及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皖南古民居中一抹靓丽的色彩。但是因为保护意识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等多方面的因素,黄田的古建筑一度在风雨里摇摇欲坠,甚至洋船屋也曾经因为年久失修,居民不得已用一根根木棍撑起摇摇欲坠的大梁,防止房屋倒塌。甚至有的房屋,因为村民举家外出,年久失修而面临倒塌湮灭的危险。村民们虽然有心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完整和正常的居住,但是越来越多的古建筑人去宅空,院落里长满了蒿草,漏雨的房顶,破旧的门窗,土地也渐渐变得荒芜,村落日复一日失去了生命力。

再度“扬帆”

转机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黄田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田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也由此步入正轨,百年老船再度扬帆起航。2007年,黄田被列入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硬件设施的完善工程也步入了快车道。2013年年初,国家文物局将黄田古村遴选为全国3处“国保”文物维修保护标准化示范工程之一,通过对古村落民居的重点维修和古村落整体保护,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古民居维修标准。

随着黄田古民居的名气越来越大,传统村落开始与旅游挂上了钩。2014年,国有独资的安徽印象皖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从原来民营旅游公司手中成功收回黄田景区经营权,迅速开展了包括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洋船屋观船石摄影平台建设、洋船屋至马冲游步道整修、违章建筑拆除、环境卫生治理等一系列工作,并经过宣传推广,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蓬勃发展的村镇旅游业,让传统文化瑰宝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让国内外游客认识了黄田古村镇独特的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也为古村镇保护提供了经济基础。现在黄田村绝大多数农户都从事着与旅游相关的营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回到村里,从事旅游相关的工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因此大幅改善。村集体也通过集体资产出租等形式,收入达到了近20万元。

住在村里思慎堂的朱义霞将家里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三间民宿,每到周末,都会有外地的游客前来住宿。她家一楼的大厅里还放置了一些传统民俗小物件,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在她看来,每到晚饭的时候,把饭菜放在院子里的方桌上,闻着空气中饭菜的香味,听家人说着一天的趣事,看孩子在大院里疯跑玩耍,这才是游客们口中有着皖南文化底蕴的农家风情。

新闻推荐

泾县招商引资 “百日会战”结硕果

泾县讯自7月份全市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以来,泾县迅速动员部署,定期开展督查,该县四大班子领导亲自挂帅,率队赴沪苏...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