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老人”撑起一片幸福天
张万寿靠板凳行走。
泾县桃花潭镇清溪村是一个背靠白沙山,面临桃花潭的古朴村落,这里离泾县县城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离最近的桃花潭镇开车也需要半个多小时。在这里,有一位70多岁下肢瘫痪的老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带着残疾的两位兄弟,一起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打造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
用手行走的“板凳老人”
9月末的一天,穿过青山绿水间的公路,记者来到桃花潭镇清溪村,这个美丽的小村落隐于深山之中,至今保留着宁静淡雅的感觉,没有城市的那份喧嚣与嘈杂,有的只是邻里间的寒暄与淳朴。来到村委会,村党总支书记张中和正在整理村里申报农业扶持资金项目的材料,得知记者的来意,张中和笑着把手里的材料递到了记者的手上。“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张万寿养牛的申报材料,他们一家子可真不容易,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我们都很佩服他。”
在张中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张万寿所住的村民组,看到张万寿的时候,他正在嘱咐弟弟在山上的牛回家之前,要记得把草料加好。看到记者一行的到来,张万寿热情地招呼大家到自家屋里坐坐。他拿出一个已经磨得发亮的十多公分高的小板凳,熟练地撑在腰后面,一步步地向前挪动。
从亲戚家到自家的路,有一个长长的上坡,看着老人一步步向前,记者忍不住捏了一把汗。张万寿摆了摆手拒绝了记者要搀扶他的好意。“家门口路都很熟悉了,自己走没问题,要是搀扶我,我还真的不习惯。”就是这样一位走路需要扶着板凳一步步挪动的老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带着有智力残疾的二弟和有听力障碍的堂弟,相互扶持了半个多世纪,突破了生命的桎梏。
2
自强不息半世纪
“我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关节有炎症,家里没钱看病,没多久两条腿就瘫痪,靠着小板凳走路到现在已经快60年了。”生活遭到了这样的打击,但是张万寿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一开始他学习编织草鞋卖钱,后来又和父亲学习缝纫技术,帮别人做衣服。
“那时候都是做最普通的裤子和褂子,根据衣服的大小,价格在四角到六角不等。”就这样一直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大家从做衣服也逐渐变成了买衣服,裁缝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张万寿的收入也越来越低。之后他还做过豆腐、开过小店,用来维持生计。张万寿指着堂屋里已经落满灰尘的做豆腐的工具告诉记者,“那时候真的很辛苦,特别是做豆腐的时候,正常人都累得不行,更别说我这样的残疾人了,都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但是还得爬起来继续。可还是实在挣不到什么钱,日子也过得艰难。”
看着村边巍峨的白沙山,张万寿萌发了养牛的念头。但是第一次养殖因为技术问题,让他血本无归。受到打击的老人并没有气馁,又重整旗鼓,拿出多年的积蓄,再次购买了小牛养殖,还特意请了养殖专家到现场指导科学饲养。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张万寿养殖的牛发展到了现在的三十多头。同时张万寿还带着两兄弟承包了村里的30多亩水田。平日里,二弟负责放牛,三弟负责种田,多出的粮食可以销售,也解决了冬季牛的喂养问题。
3
撑起自己的天空
“我的牛纯天然饲养,品质有保障,别人都抢着买。去年卖了6头,挣了几万块钱。”拿出卖牛的账单,张万寿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现在拥有30多头牛,是桃花潭镇的养牛大户,因为技术过硬,许多邻村乡亲向他讨教饲养技术,甚至还有黄山太平等地的村民前来购买小牛。
张万寿的二弟张三东有智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二弟赶牛上山的时候,张万寿会仔细地叮嘱他需要做的事情和要注意的事项,说完后再让二弟重复一遍,以免他有所遗忘。“老二是最让我放心不下的,送牛上山以后,他会四处转转,有次天快黑了他还没回来,急得我喊了五六个村民到处找他。”
张万寿告诉记者,三弟张金华实际是自己的堂弟,从小患有听力障碍。上世纪60年代,张万寿将生活不便的三弟接到家里一起生活。为此,张万寿和他磨合出一套只有他们二人才懂的手语。“三弟田里收割的时候我也会去帮忙。我们请了几位残疾人帮忙收割,我就在地头帮他们计数,总不能亏待了人家。”
“现在我们的日子过的好多啦。”张万寿开心地说道,随着精准脱贫政策的普及,他们弟兄日益享受到扶贫带来的幸福感。村里为张万寿办理了残疾人补助、低保,并为其争取了养殖业扶助资金。张万寿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感动了很多人,他被评为2017年度“感动宣城十佳人物”,同时还成功入选2018年4月份“安徽好人”。
新闻推荐
10月17日,泾县蔡村镇党委组织镇村干部对镇内45位90岁以上老人开展了集中慰问走访。“九九重阳节”期间,该镇村干部由联...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