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水果村” “甜蜜”一方人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8-31 12:23 大字

火热八月,有着“水果村”美誉的泾县琴溪镇玲芝村迎来了葡萄收获季,玲芝精品葡萄园、玲芝兵哥葡萄园等党员创业园纷纷开园,吸引了周边县市市民和游客前来采摘。

顶着烈日,笔者首先来到玲芝精品葡萄园。稍显闷热的葡萄架下,许多游客正拎着大框小框,兴奋地体验着采摘的乐趣。

玲芝村属于城郊村,紧靠宣泾快速通道,有肥沃的沙性土壤,加上有“能人”带动,发展水果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据了解,目前,该镇种植的特色水果包括蓝莓、西瓜、葡萄、猕猴桃、草莓、黄桃、油桃、石榴、蜜桔等多个品种,拥有水果种植基地、果园等1100多亩。经过多年打造,“水果小镇”已初现雏形,还为近百名贫困户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

玲芝村党总支书记陈高峰算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两年前,他前往浙江等地学习葡萄种植经验,后来又引进了醉金香、夏黑、巨玫瑰、黄蜜、金手指等优良品种,在村里率先种植15亩葡萄,创办了玲芝精品葡萄园。

2016年,陈高峰种植的葡萄一上市,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采摘。之后,他又扩大规模,增加了夏黑等葡萄品种,并开始种植黄桃、西瓜。

在陈高峰的带动下,村干部卫忠夏也带起了头。他采取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流转了4户贫困户的土地,种植了10亩石榴和10亩涌泉蜜桔,并聘请安徽怀远和浙江台州临海的老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办起了20亩的创业园。 “现在,我的创业园已初具规模,卫金保等4名贫困户常年在果园做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学到了技术。 ”卫忠夏说。

51岁的王生根是玲芝村麦元组的贫困户,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糖尿病。农闲之余,他也到陈高峰、卫忠夏的创业园里做零工,一年下来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在陈高峰、卫忠夏等人的带动下,在外地从事光伏事业的马宏飞等能人回乡,盘活荒山、滩涂,创办水畔洲头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入200多万元建大棚,种植了60多亩葡萄、蟠桃、黄桃,进一步壮大水果产业。

(顾维林蒋华蔡盛)

新闻推荐

老模范捐资助学献爱心

本报讯(通讯员蔡盛钱有龙记者张敬波)近日,位于泾县昌桥乡的王直助教中心举行了“一对一”资助金发放大会,来自全省各地的115...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