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一支笔
本报记者 张敬波
“匠心才能成就名品,我要继续弘扬工匠精神,把流传千年的宣笔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6月6日上午,在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发布会“非遗”展示区,刚刚成为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佘征军,一边亲自演示妙手绝艺,一边告诉记者。
出身宣笔世家的佘征军今年 56岁,作为宣笔制作技艺三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对制作宣笔可谓烂熟于胸。 “宣笔生产技法有独特的流程,从原料选择到生产过程都非常讲究。 ”佘征军说,宣笔首先要选择上好的原料,比如黄鼠狼尾尖毛、山羊毛、石獾毛、兔毛等。其次,制作笔头按配料、理毫、脱脂、齐毫等;最后经过护笔、蹲笔、捆笔、栽笔等一共108道工序,才能成就一支宣笔,可谓精挑细选、精益求精。
佘征军是佘家制笔第六代传人,从小看着父辈们每日挥毫泼墨,并对精妙绝伦的制笔技艺推崇有加。1982年底,20岁的佘征军在宣笔厂当了一名制笔工人。
佘征军说,他给制作宣笔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从起初的选毛工序开始,力求精益求精。泾县有种黑褐色山兔,其毫毛颀长丰润,被称为紫毫,是制作宣笔的极佳毫料,很多人会用山兔身上所有的毫料制笔,但只有他苛刻地选择山兔的脊背到兔尾那一小段用来制笔。“每种毛都有不同的性格,如果摸不透他们的性格,哪怕是再高档的毫毛,做出的宣笔也算不上好宣笔。 ”他告诉记者,山羊毫要先选出长短粗细,再按扁圆曲直、有锋无锋,一根根挑选;狼毫要用专用梳蘸水梳理,剔除杂毛,选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毫料。
制作技艺巧夺天工的宣笔,享有“国之宝”美誉。早在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演进,传统手工技艺也面临市场压缩、人才匮乏等困境。如今,身为宣笔工艺研究所所长的佘征军坚持传承不忘本、创新不守旧原则,通过产业带动和项目引领,精心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不断研究恢复失传珍品,大力研发新产品,使宣笔的品种规格由原来的200余个发展为今天的600余个,产品畅销国内,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及美洲等地。
新闻推荐
泾县讯今年以来,泾县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管理新模式,由强行“说教式”向潜移默化“熏陶式”转变,努力把社区服刑人员改造...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