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续春秋

安徽日报 2018-05-25 11:17 大字

泾县黄村镇是宣笔之源,古时泾县又隶属于宣州府。北宋文学家梅尧臣把“诸葛笔”送给欧阳修,对方高兴之余,题诗感谢:“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至唐代,宣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唐律作了“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二两”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宣笔传统技艺振衰起颓,不断得到整理、流传和改良。宣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佘征军告诉记者:“宣笔生产技法,有自己独特的流程,从原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非常讲究。 ”宣笔首先要选择上好的原料,比如狼尾、獾毛、兔毛等;其次,制作笔头按配料、理毫、去油脂、齐毫等有100多道工序,特别是配锋在水中进行,锋口明显,宜书宜画,为其它制笔工艺所无。

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众多非遗传承人坚持传承不忘本、创新不守旧原则,使宣笔的品种规格由原来的200余个发展为今天的600余个,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及美洲等地。

新闻推荐

泾川镇“三线四边”整治再行动

泾县讯为进一步改善322省道沿线环境面貌,提升人居质量和对外形象,自5月10日以来,泾县泾川镇连续发力,扎实开展“三线四边”环...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