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宣纸绽异彩

安徽日报 2018-05-25 11:16 大字

日前,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泾县宣纸专家曹光华继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职工邢春荣之后,成为宣纸制作技艺第二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享誉全球,由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展演变成的中国宣纸,更是名满天下。一部宣纸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书画艺术史,承载着文化、艺术和传统教化等多项功能。作为 “文房四宝之首”,2006年6月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古法制作技艺惊艳全球。 2009年9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制作工艺复杂而严格,从选材、制浆到捞纸、晒纸、剪纸,共有108道工序,造出上等好纸要3年时间。皮、草、水、技,四者缺一不可,离开了泾县这块土壤就造不出正宗宣纸。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军说。泾县之所以能成为宣纸的原产地,与当地独具的自然禀赋分不开。泾县属皖南山区,地处中纬度南沿,属于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优良且富含酸碱,而当地又盛产沙田稻草和青檀,这些都是制造优质宣纸的必要条件。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学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根据《旧唐书》记载,宣纸在唐代已经成为贡品。宋末,曹姓人迁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延续700多年。明清两代,小岭曹氏宣纸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日趋精湛,生产规模和对外影响达到鼎盛。抗战时期,宣纸生产陷入停顿,一直到解放后逐渐恢复。此后,宣纸逐渐复兴,“红星牌”宣纸更是声名远播,曾三次蝉联国家质量审定委员会金质奖,1999年就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因采用特种材料,运用传统手工抄造技艺,宣纸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久藏等特点。正如郭沫若所言:“宣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

随着时代的演进,宣纸传统技艺也遭遇原料限制、人才匮乏和传承难等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和宣纸生产企业主动作为、创新思维,用工匠精神铸造精品。作为全国最大的文房四宝生产企业,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亿元,建设了万亩青檀林基地和年产100万斤燎草的原料加工基地。为了破解技艺传承问题,他们积极推动文房四宝行业技师评聘标准,截至目前,公司涌现出2位“大国工匠”,3人成长为 “中国宣纸大师”。在传承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宣纸行业还开启了转型升级、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的步伐,成功开发出“三丈三”巨宣,破解了原料、污染等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新闻推荐

沪苏浙皖四地检察机关共同签署意见建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

本报讯(记者袁中锋)5月17日至18日,沪苏浙皖四省市检察长座谈会在泾县举行。座谈会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