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品牌,让茶香飘更远

安徽日报 2018-05-14 10:37 大字

本报记者 史力 殷骁本报见习记者 彭园园

“品质很不错,但因为品牌不响,价格也很难卖上去”

——加大宣传推介,加强原产地认证和保护,擦亮徽茶品牌

“黄山毛峰的名气很大,品质也不逊于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但同等品质下价格却不如他们卖得高,有时甚至能相差一倍。 ”富松茶业公司负责人程劲松说。

“安徽茶叶内质不错,但茶叶质量好,不一定好卖,更不一定能卖出好价格。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说。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茶企负责人和茶叶研究专家在对徽茶品质充分肯定的同时,更透露出对“卖不上价”的无奈和惋惜。位于北纬30度的茶叶黄金生产区域,安徽省茶区植被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历史名茶数不胜数。

品质优越,为何还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

江用文解释道:“当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了解,通常靠品牌名气的大小挑选商品,虽然徽茶区域公用品牌响亮,但是企业品牌培育滞后,鲜见叫得响的品牌。 ”

“全省茶叶主产区二、三线品牌众多,但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偏少。”省农委副主任陈卫东表示。

在泾县汀溪乡,这里如今持有的区域公用品牌名为“泾县兰香”,而这个品牌名确立的背后却有着一段故事。绿环兰香茶业公司负责人李自红告诉记者:“汀溪乡早年约定俗成的品牌名是‘汀溪兰香\’,但这个名字被本地的一家企业抢先注册了,如果其他企业或农户再用该名字,一来涉嫌侵权,二来大家也不愿意‘替别人做嫁衣\’,打响了别人的旗号。 ”

“2010年左右,县政府牵头定下了‘泾县兰香\’品牌名,虽然大家齐心协力作推广,但两头一耽搁,无论是‘汀溪兰香\’还是‘泾县兰香\’,品牌名气都不算太大。 ”李自红对此感到十分惋惜。

在李自红位于汀溪乡大南坑村的茶叶基地,记者看到这里山高林茂,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散着花木清香,是目前省内唯一的“全国有机茶示范基地”。 “品质很不错,但因为品牌不响,缺乏竞争力,价格也很难卖上去。 ”李自红说。

为此,4月底,泾县举办了第七届泾县兰香茶文化节,为的就是进一步加强泾县兰香茶叶品牌建设和宣传。

“为了加大宣传推介,今年安徽省将开展‘徽茶神州行\’活动,组织省内知名茶企,在国内部分城市进行展示展销和宣传推介活动,重点宣传推介安徽省四大名茶和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此外,今年还将开展‘生态徽茶,香飘丝路\’宣传推介活动,组织企业到海外参会参展,扩大茶产业国际影响力。 ”陈卫东说。

针对品牌维护,陈卫东认为还应加强原产地认证和保护,“已认证的产品和商标,要加强运用、管理和保护,严格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商标滥用、冒用,提升原产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实现优质优价。 ”

“做强品牌,既要政府搭台,更要龙头企业会唱戏”

——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3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80家

4月27日,全省茶产业现场会在六安召开,探讨做大做强徽茶品牌。记者在会上遇到黄山市猴坑茶业公司副总经理周文兵。

“从我参加各种展会的经验来看,参会品牌强大与否,十分好辨认,就看代表该品牌来的企业有多少。企业越多,证明品牌越强,竞争优势也越强。 ”谈到如何壮大品牌,周文兵说,“做强品牌既要政府搭台,更要有龙头企业会唱戏、唱好戏。 ”

企业群聚,有何好处?周文兵举了一个例子:“因为猴魁品质好价位高,让一些投机取巧之徒觉得有利可图。不少小贩用其他茶叶冒充猴魁,在猴坑附近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几家企业联合村民成立了村民联防队巡逻,在路口设关卡,保证猴坑茶叶‘只出不进\’。 ”他认为,这正是得益于猴坑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群聚效应,虽然对内大家是竞争关系,但是对外就会拧成一股绳,共同维护和壮大品牌。

安徽六安瓜片茶业公司六安分公司销售一部部长张坤也认为,六安瓜片的发展离不开本地企业队伍的壮大,“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会产生‘鲶鱼效应\’。在良性竞争中,企业的发展也更有活力。 ”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如果缺乏企业聚集,即是一副空壳。品牌要长足发展,则需要标杆企业带领。据了解,安徽省有7000家茶企,除了黄山小罐茶公司,没有一家产值过3亿元。茶企小、散、弱问题突出。

省农委特产处处长郑久坤表示,加强品牌建设,要加强对龙头企业 “甲级队”、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培育,鼓励各地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开展区域品牌整合,形成“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管理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80家。 ”

去年8月,黄山市太平猴魁龙头企业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并购黄山市祁眉茶旅有限公司,并实施双商标经营,此举不仅扩充双方在茶品类的占有率,还拓宽了销售渠道,降低了企业成本,企业规模得到扩大,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

郑久坤介绍,安徽省将实施政策倾斜,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茶企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和利益共享,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摒弃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公司运作上市。

“首家太平猴魁线下体验馆下半年将在深圳落成”

——讲好徽茶故事,展示徽茶魅力,让徽茶香飘四海

初夏时节,查维民过了最忙碌的时段。这个在齐云山麓经营茶园的休宁人,憨厚沉默,不善言辞,但是一谈到茶,他就像被“泡”开一样,打开话匣子:“今年搞了一批小罐茶,市场反应还不错。销售价格也高些。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装不够档次,罐子封口不够合理,明年要改进。小罐茶的本质是营销手段,是讲好故事。有了好故事,茶叶才能有更好的附加值。在这一点上,我们省的企业比浙江、福建企业要弱一些,营销能力要提高,不能亦步亦趋跟着模仿。 ”

在全国茶叶版图上,福建、浙江等地,因为成功的现代营销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近两年热炒的小罐茶,再一次让人们看到现代营销的威力。

这与“天价”茶思路一脉相承,通过讲故事塑造茶叶的认可度。西湖龙井明前茶2万元一斤、普洱老茶4万元一饼,甚至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众茶叶也卖到数万元一斤……每年新茶上市,“天价”茶也跟着横空出世。是物有所值,还是过度炒作?讨论的声音从未停止。

张坤觉得,“天价”茶本质上就是一种营销手段,且不论卖不卖得出去,必然能吸引一阵注意力,变相起到宣传作用。

“福建和浙江不管政府和企业,在市场营销上已经很成熟,善于讲故事,赋予茶以文化内涵,进而树立品牌形象,丰富品牌内涵。”安徽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高超君认为,与之相反,安徽省许多茶企一直以来满足于“茶叶品质好,不愁销”而固步自封,不愿对外交流,没有意识到走出去可以开辟更大市场。据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统计,全省名优茶90%以上都是在省内经销,省外市场份额少,占有率低,尤其在京津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中,市场销售难以突破。

为了拓宽市场,猴坑茶业正在积极谋划。 “今年下半年,占地690平米的首家太平猴魁线下体验馆将在深圳落成。”周文兵高兴地告诉记者,预计到2020年,国内太平猴魁线下体验馆的数量有望增至10家。

简约的六边形柱装茶叶罐,全身没有花哨的图案,以水湖蓝为暗纹底色,一丝金边镶在腰身处。这是记者在天猫网徽六官方旗舰店看到的潜香1000外包装,潜香系列和寻味系列正是官网中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两个系列。张坤还告诉记者,50g、100g、150g的小型罐装近来是茶叶分装的趋势,“外形简约大方,大小方便携带,而且小分装的单价相对较低,让徽六成为年轻人眼中既时尚又健康的绿茶品牌。 ”

专家强调,安徽省历史名茶是一代代茶人勇于走出去,闯市场、打品牌营造出来的。名茶品牌是动态的,在当今越来越开放的大市场下,躺在名茶的历史上不进取,品牌效应就会日益淡化,被他人超越,安徽省一些地方名茶正在逐步消亡,已敲响了警钟。

前不久,安徽省成立了全省茶产业联盟,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共推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全省茶产业现场会也提出,要加强人员、专业合作社、茶叶生产大户和茶农的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打造懂市场、善经营的管理人才队伍。

题图:4月的太平湖畔,猴坑村的茶农正带着茶工采摘茶叶。

本报记者 杨竹 摄

安徽省有哪些知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黄山: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歙县大方茶、屯溪绿茶、休宁松萝

合肥:白云春毫

安庆:岳西翠兰、桐城小花、天柱剑毫、天华谷尖

六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

宣城:涌溪火青、泾县兰香、黄花云尖、敬亭绿雪、天山真香

池州:霄坑绿茶、九华佛茶、石台香芽

新闻推荐

泾县中学开展“名师进校园”专家讲座

泾县讯高考临近,为帮助高三学子更好地备战高考,泾县中学特邀请河北省衡水市教研室高考研究专家来校,开展“名师进校园”高考复习备考专家讲座,帮助师生积极备考。讲座中,专家围绕高频考点、解题技巧、...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