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纳新:历尽千辛 苦尽“干”来
陈纳新(左)和工人一起制作蒲包干。
干子,是宣城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味,尤其是需要手工制作的蒲包干子,更是许多人记忆中的美食。
在宣州区杨柳镇柿木村,有这样一位村民,放弃了上海的生活和生意,回到家乡传承干子的手工制作技艺,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卖掉了上海的一套房子来发放员工工资。几年不懈的坚持,她制作的蒲包干子最终以上乘的质量和独特的口感赢得了大批的客户,蒲包干子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豆香浓郁 手工传承
在柿木村的村头,有一个四四方方的院落,这里就是陈纳新的沪宣豆制品厂。走进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豆香味,车间正中间的大桌上堆着一层雪白的豆花,一边放着已经制作好的蒲包袋,陈纳新和工人们站在桌边熟练地将豆花包入蒲包里,不一会儿,案板上就放满了装好豆花的蒲包。
“这只是制作蒲包干子的一道工序,之前有磨浆、注浆、点浆、压花等工序,之后还需要进行蒸煮、晾晒、熬煮、包装和杀菌等工序才能到市场进行销售。”陈纳新略带疲惫地告诉记者,她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要起床制作豆浆,在工人们6点钟上班之前就要将豆花做好。“纯手工制作还是费时费力一些,每天一干就是12个小时,但是只有坚持手工操作,才能够传承儿时的味道。”
和陈纳新一起忙碌的还有十多名工人,大多是附近的村民,大家有的忙着滤渣,有的忙着蒸煮,还有的忙着包装。谈到陈纳新,工人何九芝显得非常开心,“我今年68岁啦,像我这个年龄一般只能在家里干干农活什么的,现在到厂里上班制作蒲包干子,一个月能拿到两千多块钱,补贴生活是绰绰有余啦”。
历尽千辛 回乡创业
陈纳新出生于豆腐制作世家,17岁开始她就跟在父亲后面学习制作方干。和丈夫结婚后两人到上海做起了土特产生意,他们销售的土特产中,就包括了宣城的干子。一次,陈纳新和朋友聊天,朋友感叹现在的干子已经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这让陈纳新萌发了回家乡自己制作干子的念头。
2012年,陈纳新和丈夫一起返回杨柳老家,开了一家干子加工厂。刚开始的时候是制作方干,制作比较简单,但方干的市场竞争大,工厂难以维持下去。此时,陈纳新想到了儿时的美味——蒲包干子,能不能将这宣城的传统美味给制作出来,然后进行销售呢?陈纳新立即行动起来,四处打听,最终请到了当年在宣大祥茶干厂工作的老工人张师傅,请他传授蒲包干子的制作技艺。张师傅听到陈纳新的想法后,感叹自己的手艺终于可以传承下去,便手把手的教陈纳新如何制作蒲包干子。“张师傅不但教会了我制作技艺,更是要求我制作的产品一定要实实在在,不能偷工减料。”
蒲包干子终于成功制作出来了,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陈纳新发了几百箱货到上海进行销售,却没想到这批货因为包装工艺的问题出现了涨袋的情况。“那一次直接损失达70多万元,看到坏掉的干子,我心疼的直掉眼泪,后来卖掉了一套上海的房子给工人发工资。”陈纳新告诉记者,虽然历经艰苦,但是她坚持下来了,因为她相信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蒲包干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和包装技术的改进,现在厂里生产的蒲包干子保质期已经达到三个月,这样不但方便了储存和运输,也为后期进入外地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苦尽“干”来 蒲香四溢
几年的坚持,一步步的改进,不但让传统手工蒲包干的制作技艺得以发扬光大,更是为陈纳新吸引了一批批忠实的客户。
一位江苏余姚的游客在泾县品尝到陈纳新制作的蒲包干子后,特意开车赶到厂里。如今,他已经成了这里的老主顾,每年都要来两三次,每次都要买一千多块钱的干子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除了自己吃,他还把这些干子送给亲朋好友们。
陈纳新对传统技艺的坚持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市人社部门给她发放了创业贷款帮助她缓解了资金压力,去年她还作为传承人入选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沪宣”蒲包干已经走出了“深闺”,“飞”出乡里,广泛被市场认可,除本地的餐饮市场外,还远销上海、合肥、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年销售额达到了400多万元。这一块块小小的蒲包干子不仅散发出浓郁的传统芬芳,也让更多的人找回了儿时的记忆。
巾帼不让须眉,陈纳新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一种舌尖上的特色美味,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蒲香。在艰苦创业的同时,陈纳新还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回报社会支持政府工作,主动参加捐资失学儿童、抗洪救灾、慰问孤寡老人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奋斗,陈纳新和丈夫一直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新闻推荐
清明前后一股冷空气逼停升温路 气温下降7-9℃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