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渡村8000斤芋头卖掉了!——一条朋友圈引发的爱心助力扶贫

宣城日报 2018-01-30 10:35 大字

■本报记者瞿佳龙

“本人所在贫困村泾县丁家桥镇新渡村蔬菜基地有8千余斤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芋头急售,圈内哪位有能提供销售信息的,支持一下扶贫,谢谢大家!”2017年12月25日,面对新渡村蔬菜基地8000斤芋头滞销的困境,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孙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没想到信息发出之后,迅速被转发,“贫困村芋头丰收却滞销”的情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场爱心助力扶贫的活动由此展开。

半个月8000斤芋头销售一空

新渡村是2017年刚出列的贫困村,为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渡村流转了30亩土地成立了新渡蔬菜专业合作社。因为新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毛芋生长环境,合作社种植了5亩毛芋,由村数名贫困户管理。在他们的辛苦劳作下,地里毛芋长势良好,成熟后的毛芋更是口感极佳品质上乘。村里人都盼着能够卖一个好价钱,没想到收购商给出的收购价过低,如果按照收购价销售,合作社连种植的成本都收不回。在与收购商协商无果后,毛芋只能面临滞销。

朋友圈发出两个小时后,孙力接到安徽交通广播的电话连线,并在当晚插播了该条新闻。此外,芜湖市电视台生活频道、合肥一家销售农产品的网店以及宣城本地的热心市民也都打来电话询问。2017年12月28日,芜湖市电视台生活频道两名记者来到新渡村实地采访,两天后该频道播出了8分钟的节目。节目播出后不久,就有不少芜湖市民电话咨询认购,中国电信芜湖分公司更是认购一千斤赠送给芜湖电信用户。

随后,本报、宣城市电视台也对芋头滞销的情况作了专题报道,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认购中来,中国电信宣城分公司认购一千斤、苏宁易购芜湖分公司认购一千斤、中国电信芜湖分公司追购一千斤,此外一个个社会爱心人士也通过微信找到了扶贫队“你十斤他二十斤”的认购。

2018年1月10日,5亩地8000斤芋头认购一空。

点滴感动记心头

在记者采访中,孙力翻开本子,上面记着50多名购买者名字。孙力说,这些社会爱心人士有的来自泾县、宣城、芜湖等周边市县,也有来自合肥、南京等远一点的地市。孙力说这场爱心接力有着太多让他感动的瞬间,也有着太多需要他和村里人感恩的人。

孙力告诉记者,芋头被订购之后,需要村里送货上门,但村里没有车,扶贫队就分别向泾县公路局和宣城中学求助,得知情况后两家单位爽快地为村里安排车辆。甚至在第二次需要用车时,扶贫队只是给泾县公路局发了条求助短信,对方就第一时间派车进村。中国电信宣城分公司在认购芋头后,还专门组织党员进村打包芋头,并自己组织车辆运输。

芋头在对外销售中采取货到付款的形式,但没有出现一单未付款的情况。一些爱心人士多付了邮费,孙力在微信上退还给对方,可对方拒绝领取,并表示多出的钱“算是为扶贫做一点贡献”。除了购买芋头,许多人还给孙力队长发来鼓励的话语。“这8000斤芋头销售一空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干活的贫困户工资有了着落。”孙力说,这一次爱心接力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也更加坚定了走产业扶贫的路子。

新闻推荐

泾县桃花潭镇肖丽家庭——做文明法治模范

肖丽,泾县桃花潭镇菥荻村村委会主任兼菥荻村人民调解员。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在外承揽工程,儿子在稼祥中学就读,公婆在家经营家庭农场。她们家始终信奉“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的家...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