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7年安徽气候创下三个史上之最

市场星报 2018-01-10 01:04 大字

星报讯1月9日,省气候中心发布了2017年安徽气候大事件。具体如下:

事件一:秋季连阴雨为史上同期最强

春、秋季出现6段连阴雨过程,秋季连阴雨重于春季。8月28日~10月18日长江以北连阴雨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强。降水总量大:全省平均降水量303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合肥以北20个市县突破历史极值。降水日数多:全省平均降水日数29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日照时数少:全省平均日照时数160小时,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

平均温度低:全省平均温度21.3℃,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8月28~30日长江以北平均温度降幅达9.1℃,30日沿淮淮北最低温度仅为15~18℃。受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10月7日淮河王家坝出现1951年以来10月份最大洪峰。连阴雨还使得秋收进程受阻。

事件二:夏季平均温度31.0℃创史上同期新高

夏季全省平均高温日数2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6天。高温日数多:全省平均高温日数为1973年以来最多,平均温度31.0℃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高温范围广:22~28日每天最高温度全省普遍超过37℃,40%~65%的市县超过39℃。持续时间长:淮河以南日最高温度连续超过35℃的日数普遍超过10天,其中泾县和广德达21天,25个市县突破历史极值。极端性强:淮河以南32个市县极端最高温度超过40℃,霍山达42℃,是全省之最(安徽省日最高温度纪录43.3℃,1966年8月9日出现在霍山)。合肥(41.1℃)、舒城(40.9℃)、肥西(40.8℃)、肥东(40.2℃)、长丰(40.1℃)最高温度刷新历史纪录。23~27日合肥连续5天超过40℃,多于历史总和(4天)。受大范围持续高温影响,夏季安徽省用电负荷7次刷新历史纪录。

事件三:史上最强暖冬,平均温度创新高

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省平均温度6.0℃,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1.8℃,创1961年以来新高。8成以上市县平均温度排在同期偏高年的前三位,其中42个市县突破历史极值,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地区。2月19日是最暖和的一天,沿淮及淮河以南大部最高温度超过22℃,其中舒城最高温度达27.3℃,创当地冬季日最高温度极值(安徽省冬季日最高温度纪录29.4℃,2009年2月12日出现在芜湖市、青阳、南陵及泾县)。据《暖冬等级》标准(GB/T 21983~2008),9成以上市县为强暖冬,2016/17年冬季为1961年以来最强暖冬。

事件四:全年43天有霾,比2016年减少了4成

雾和霾冬、秋季出现最多,霾多于雾。全省平均年雾日数23天,接近常年。两大山区雾日数较多,其中石台98天为全省之最,皖北平原次之,江淮丘陵最少。11月15日早晨,大雾引发阜阳市颍上县境内滁新高速特大连环车祸,造成18人死亡,21人受伤。全省平均年霾日数43天,较2016年减少近4成。霾日自北向南递减,皖北平原大部超过60天,而皖南山区少于20天。

事件五:梅雨期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

梅雨期6月23~24日、6月30日~7月2日及7月6~10日出现三次强降水过程,皖西南雨区叠加。皖西南累计降水量:300~539毫米,较常年偏多5成~1.2倍。日降水量:枞阳7月2日降水量207.8毫米为本站第二多。小时降水量:安庆(69.0毫米)、东至(57.0毫米)和枞阳(51.8毫米)超过50毫米。受强降水及上游来水共同影响,安徽省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皖西南出现洪涝、城市内涝。

事件六:春夏季强对流雷击造成5死1伤

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主要出现在5~8月,以7月14日和8月18~20日范围广、影响重、有人员伤亡。7月14日宿州北部、滁州、合肥、安庆、黄山和宣城出现强对流,25个市县出现雷暴和8级以上大风。 8月18~20日48个市县出现雷暴,155个乡镇出现8级以上大风,其中19日下午合肥电闪雷鸣,伴随10级大风,短时强降水致城区积水严重。强对流造成的损失比最近20年平均值偏少8成。雷击事故造成5死1伤,为2015年以来最重,但2004年以来伤亡人数明显下降。

新闻推荐

大道如虹枢纽起——宣城市精心打造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综述

从囿于一隅的交通欠发达地区,到悄然间跃升为全省交通建设的高地前沿。从铁路、水运、航空路网发展相对落后,到全面迈入“高铁时代”,逐梦“水陆空”立体大交通网络。近年来,宣城市以罕见的速度,致力于...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