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传世翻刻印古书

皖南晨刊 2017-12-04 17:01 大字

翟凤翔,字展成,泾县桃花潭镇翟村人,清光绪间举人,客居芜湖。民国时期投资实业:民国8年(1919)裕中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董事会,翟展成出资五千两任董事。热心公益:民国20年(1931)长江中、下游遭特大水灾,关东地区同时发生大地震,凤翔通过华洋义赈会,从海外募捐款物救济大江南北,紧急救灾。因积劳成疾,翌年逝世,当地各界人士在芜湖赭山建“展成亭”并立碑,志其事。

翟凤翔对家乡泾县最大的贡献是他倡议捐资重印地方古籍,使乡邦文献赖以流传弗坠。

早在乾隆四十年(1775),泾县人翟大程辑《桃花潭文征》并初刊。光绪三十年(1904),翟大程侄裔孙翟凤翔、翟凤章二人有感此编存世者稀少,于是重新校雠,集资重刊。《桃花潭文征》成为研究泾县桃花潭一域的重要历史资料。

泾县的志书始编于宋嘉定年间,明有宣德、成化、嘉靖三志。清以来有四个版本,其中以嘉庆洪亮吉所编最为有名。道光乙酉年(1825),泾县县令阮文藻又续志数卷。光绪初,乡贤洪汝奎准备仿效郑相如私人编志的做法来续写县志,在应诏赴广东时将郑志装入箱内以作参考,谁知心愿未了遽然而逝。其子幼琴同乡人翟凤翔语及,深以为憾,并将所藏的洪阮二志相赠,希望对方能够续写下去。凤翔认为相较于续写旧志,重新刊印旧志更为可行,而且这也是一项有利后世子孙的大事。续修志书非旦夕所能完成,而旧志存世日见稀少,如果不重新印行,恐怕将无法流传后世。所以凤翔当下即与查敬吾商量。查氏为泾县查济人,古道热肠,在芜湖的旅泾人士中影响较大,在他的大力提倡下,同乡吴怡生、吴子钧、凤吉庭赞助颇多。查氏又写信给朱树斋、朱楚滨、胡夔文,又筹得款项不一。不到三个月印资筹足,共筹得捐赠银元二千二百八十元,其中以吴氏、查氏、翟氏、凤氏、朱氏捐资最多,另有洪氏、潘氏、陈氏、倪氏、曹氏、梅氏、吕氏、舒氏等。民国3年(1914)翟凤翔将所捐得的银元交与西泠印社的吴石泉付于石印。最终使志书得以流播宇内,不至日久湮没。

在嘉庆志印成之后,大家感到意犹未尽,刚好查敬吾前往京师任监狱出品陈列处专任委员一职,翟凤翔拿出所藏泾人赵琴士所编的《泾川丛书》请求带往付印,在场的王植轩及其子王志襄,陈省吾等极力赞成。赵氏子弟尤其踊跃其事,积极捐款,并写倡议书远近呼吁。旅居芜湖的泾邑人查衡仲、吴怡生、凤吉庭等都各有捐资。泾县各姓氏共捐资二千五百元,其中赵氏宗祠、王植轩、查敬吾、王达、洪祖望、朱幼鸿、翟凤翔、翟青松、查衡仲等都有捐赠。翟凤翔后将捐得的钱仍交于西泠印社影印,印出的县志纸墨精良,几乎与原本无异。《泾川丛书》印成于民国6年(1917)。

民国8年(1919)年3月,翟凤翔又集赀石印清嘉庆年间的《宁国府志》。

2006年起,安徽省的旧志点校工作正式启动,嘉庆年间洪亮吉所编修的《泾县志》《宁国府志》即属于旧志点校之列,它所依据的底本就是翟凤翔聚资的重印本。

翟凤翔费尽心思四处网罗的遗文逸著终于得以流传于世。

新闻推荐

6年研究,只为一张瓷青纸 □曹天生

实验室制作的瓷青纸纸样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藏经》瓷青纸是怎样一种纸?在古代有哪些用途?它的发展历史和价值地位又是怎样呢?可能是失传久远,大多数人对瓷青纸知之甚少。197...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