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六旬老人拾金不昧 四张存折完璧归赵

皖南晨刊 2017-11-17 16:41 大字

泾县讯(黄玉才)11月11日早晨7时左右,泾县昌桥乡童疃村中二组62岁的村民童国保骑车从泉水回童疃,当他路过孤童公路长屋路段时,发现路边有个钱包,捡回家后打开一看,里面除了250元现金外,还有户名分别为“汪发英”和“叶远华”的4张存折及一串钥匙。

童国保知道失主一定很着急,于是他立即和妻子在家门口到处向人打听失主。这时恰巧泉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宏斌从童国保家门口经过,王宏斌一看存折户名,知道是本村马塘组的一对扶贫户母子。得知情况后,童国保将钱包交给王宏斌,托其转交给汪发英。王宏斌立即骑车赶到马塘组汪发英家中,看到汪发英正急得满头大汗,在家翻箱倒柜地找钱包。当王宏斌将钱包交到她手上,并转告她捡拾钱包者是家住童疃街道的童国保夫妇时,汪发英激动地表示:一定要亲自到童国保夫妇家表达谢意!

汪发英是泉水村的扶贫户,今年已年逾八旬。这些存折中有她的养老保险存折和一卡通,是她的保命钱。一旦丢失,后果十分严重。

家住童疃街道的童国保夫妇以种几亩薄田为生,家庭经济也不宽裕。当童国保捡到钱包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积极寻找失主,并尽快将钱包交回失主手中,他们拾金不昧的行为得到村民的赞誉。

新闻推荐

油布伞制作技艺成省级“非遗”

日前,泾县昌桥乡孤峰油布伞制作技艺列入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孤峰油布伞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历史悠久。该县的郑国民传承油布伞传统制作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油布伞制作传人。他与...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