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宣城日报 2017-11-14 19:23 大字

评标专家培训会网络直播培训标后检查

近年来,宣城市公管局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不断推进交易平台服务标准化建设。各县市区公管局工作亮点纷呈,创新不断,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和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服务提升效能

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

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自2015年1月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公管办精心指导下,依法履职、服务大局、创新工作,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健全制度机制,优化监管环境。该局成立后,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以健全机制为抓手,以统一交易规则为基础,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体系,优化监管环境。起草《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以政府办文件印发;先后出台和完善20项制度,涵盖项目进场、信息发布、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交易监管、投诉处理、诚信体系建设等各环节,明确了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的范围、标准和程序,进一步规范了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专家评委等市场主体的从业行为。完善交易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制度,收集相关行业监督部门对各市场主体作出的违法违规处罚信息,录入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平台并推送至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采用三合一的评分办法(即“商务标+技术标+信用分”),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加强信用评定结果的运用,将投标人不良行为记录作为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投标的资格条件,并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

强化日常监管,力保公平公正。该局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开评标现场监督,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按规定及时进行移送。主动跟进,牵头相关行业监督部门分11次对66个中标单位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宣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考察、约谈42个,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评标结果评估(即在评标结束后对评标专家的评标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工作,对2016年宣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并督促各县市区开展自查。完成126位申请进入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人员的初审工作,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将初审合格申请资料统一报送至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运维中心。依据规定,对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评审、评标结论错误、擅离职守等行为扣分通报并上报省公管办,对违反规定的代理机构进行约谈扣分、预警通报,严格对市场各方主体的管理。

加强平台建设,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近年,该局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起考察学习、集思广益、筹集资金,建设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三大平台”,顺利完成省下达任务,2016年9月6日,市三大平台正式上线。2016年11月4日,市所辖五县一市一区三大平台电子化系统全部上线运行,并发布交易信息,至此实现市县一体化交易、服务、监管系统的全覆盖。随后,该局出台、修订交易规则和招标文件范本,推行新系统异地远程评标,逐步完成了宣城市与马鞍山市远程异地评标,市与县、县与县远程评标工作。2017年8月农村产权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现零突破。2017年第三季度,省公管办对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评价考核结果显示宣城市位列全省前列。2017年11月,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建共享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徽采宣城商城”正式上线。

突出业务培训,提升职业能力。一直以来,该局突出主责主业,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强培训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对业务骨干培训,主动赴县、市、区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据录入及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业务培训,开展送训到基层活动,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举办评标评审专家培训和招标代理机构业务培训,解读最新文件范本和操作实务;创新培训方式,利用网络直播开展业务操作规范培训,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在全市范围内,由公管局举办开展的各类业务培训累计达32场,受训人员达2886人次,进一步提升了职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下一步,市公管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等高对接沪苏浙,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把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工作不断推向高水平。

宣州区公管局:强化管理促创新

抓住公共资源监管体制改革契机,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和失信惩戒的力度,开展为期一个月“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宣传教育月活动,进一步规范了交易的标前、标中、标后监管。

强化市场交易主体的信用评定结果运用。凡是被各地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或黑名单,且仍在执行期内的单位或个人,一律不得作为中标人。今年共有40个项目因此取消第一中标候选人的中标资格,19个项目61家企业被通报批评,情形严重的25家企业被限制半年内不得参与招投标。

对政府投资达5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中标施工企业,以及政府投资达10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中标监理企业开展综合监管,组织进行中标企业约谈。为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督促履职尽责。1-9月份,区公管局对59个在建项目进行186次现场巡查,下达72份督办函,对57家企业分别给予约谈、罚款、记录不良行为以及限制市场准入等处罚,共处罚违约金63.69万元。

郎溪县公管局:整合资源创新模式

扎实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断提升交易透明度。政府采购领域电子化招标工作取得新进展,工程建设领域除水利和部分设计项目外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产权电子化交易和产权电子竞价均已上线运行。截至目前,该县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了网上招标、投标,网上开标,在线评标。

积极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方式,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创新大中小分类管理,对于小型项目以提高效率为导向,精简程序;对中型项目,以合理低价为导向,优化流程;对重大项目,以打造精品工程为导向,加强场外监管。运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系统,实现实时在线全过程监督和事后督查。利用电子评标系统,借助计算机硬件代码提取技术和数据雷同分析技术,辅助识别围标串标,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运用大数据对各类交易活动进行动态监督和预警,根据项目的相关数据及时预判项目开标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准备。

广德县公管局:探索综合监管体制

实行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出台《广德县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职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加一”监管责任体系。

积极探索“权力分设,分段监管”管理体制,所有招标采购需三方协调、相互监督。规范了乡镇小额公共资源交易,2013年以来,该县建立完善了乡镇小额公共资源交易运行管理机制,实行“县乡联动,分级管理”。积极推动农村产权有序流转,出台《广德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实现网络交易,建立“徽采商城·广德”,出台《广德县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商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已交易2870项,交易金额达1593万元。

发挥制度优势,建立招标采购论证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出台“三合一”综合评标办法。制定控制价编制和审核口径,做到编审标准一致,2012年以来累计核减控制价4.037亿元。致力标后履约监管,出台《广德县公共资源交易不良行为记录和黑名单制度管理办法》,推行“广域网定位考勤”系统,突出工程变更管理。2012年以来共查处各类案件58起,涉及企业和中介机构112家。

宁国市公管局:创新监管模式

全面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强化交易全过程无缝监管。狠抓标前审核,加强备案管理。截至目前共审核项目58个,总控制价5.34亿元。

强化标中监督,实行门禁系统、评标专家随机抽取系统等网络监管方式,实现全过程留痕,可溯、可查。规范各方主体行为,落实《宁国市招标采购代理机构信用考评和管理办法(试行)》,目前11家代理机构扣分。加强评标专家管理,目前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给予扣分、通报处理达15人次。根据《关于规范招标人(采购人)招标(采购)工作的通知》规范招标人招标采购行为。

加强标后监督管理。建立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标约谈和标后回访督查机制。采购广域网定位考勤系统,加强对项目关键岗位人员的考勤。积极开展委托执法,拟定出台《宁国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委托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打击围标、串标专项整治活动”,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泾县公管局:探索招标代理管理新模式

公开征集、共同审核,建立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名录。印发《关于公布泾县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名录的通知》,从9月1日起招标采购项目的代理采取在名录内自行选择。

强化管理、规范行为,实行代理机构综合考评。出台《泾县招标采购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泾县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年度综合考评办法》,年度综合考评采取日常行为考评、履约满意度评价和年度总结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强沟通、严格考勤,坚持每周学习通报代理工作情况。泾县公管局还加强对名录内代理机构的培训监管。

立足成效、强化责任,力推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强化代理机构实行负责制,简化备案签字环节,目前,泾县政府采购电子化项目在全市占比名列前茅,合同及履约信息的推送均处领先位置,公路工程电子化招标项目个数据前。

绩溪县公管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聚焦点,围绕中心服务强。在全市率先完成畅通工程招投标阶段性任务,完善建成2017年小型项目库,出台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失败转变采购方式操作规程(试行)》。抓节点,交易全程监管严。打击围标串标,目前共查处9个项目48家涉及企业,罚款近88万元。

破难点,产权交易突破多。8月30日完成全市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出让成交第一例,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的通知》。10月9日—11日,县财政局所属绩溪县财苑汽车修配公司资产处置项目以网络竞价方式完成,成为除公务用车处置外通过产权交易电子竞价系统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成功交易第一例。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用房首例电子竞价出租己挂网。

攻重点,全程网招成常态。工程类电子招标扩大到监理、设计、水利、公路工程项目;完成除市本级外县市区中首个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项目;在通用设备类政府采购方面开启“网购”模式;3月17日开出全市首个异地远程“第一标”。

旌德县公管局:扎实推进交易平台建设

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力求交易项目规范运行,出台《旌德县公共资源进场交易规程(试行)》、《旌德县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进场服务标准》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构主要职责的通知》。以电子化交易为抓手,打造阳光交易平台。2016年11月25日县首个电子化建设工程项目——国网安徽宣城旌德县供电公司三溪供电所工程完成。2017年5月12日县首个电子化政府采购项目“2017年旌德县名茶开发办公室杀虫灯、诱虫黄板采购”完成。2017年6月1日,县首个也是市第一个工程设计类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宣城旅游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服务”完成。

以风险防控为重点,建设清廉高效服务型队伍。局党组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围绕政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政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坚持将活动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持续深入推进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

新闻推荐

韩军带领市委常委会成员等 到泾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张冬云丁绍东严琛等参加

市领导重温入党誓词。本报讯11月9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军带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冬云,市政协主席丁绍东,市委副书记严琛,市委常委汪谦慎、于静波、张平、吴爱国、张黎勇,市人大常委会...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