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竹枝词
竹枝词本来是四川东部巴渝地区的民歌。唐代元和年间,诗人刘禹锡被贬到巴渝,根据当地的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爱情,盛行于世。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形式都是七言四句。历史上泾县诗人对竹枝词也很喜爱,作品丰富,具有比较高的史料价值。
竹枝词的内容反映泾县丰富的物产。清康雍年间的泾县布衣周仓泉写的琴鱼琴笋:琴溪竹荀味偏宜,正是药渣鱼上时。小样图书书往迹,两函相送慰相思。以琴笋琴鱼作为礼物相赠。蚕丝:缫车初掉客南来,碧色银丝雪样堆。犹胜湖州清水线,土宜水色逞风裁。早期泾县蚕丝的质量胜过湖丝。诸生吴澐写的宣纸:药槽水碓旁山溪,捞纸人家费品题。自说榾皮新様好,云蓝侧理一齐低。宣纸的制作式样新颖别致。雍正年间的举人郑文熊写的落星潭金鲐鱼:落星潭下水潆洄,小艇纷纷走马来。开遍护窠还洒网,雪花捞起是金鲐。当时土人迭石以断鱼路,曰护窠。可惜今时的雪花金鲐已难觅踪迹。雍正年间进士叶居仁写泾县雨伞:糊边削骨墨油浓,纤手争穿五色绒。制得云葩千百柄,连樯装卖趁江风。纤手制成,装船外运,雨伞的制作可谓久矣。
竹枝词中有泾县优美的风光。副贡生郑相如写琴溪桥暮春晚景:琴溪桥畔季春初,茅店人临绿水居。日暮儿童忙擘笋,呼娘和煮药渣鱼。时近傍晚,煮鱼烧笋,一派繁忙。县城西门口:西门溪水碧如油,涌石驱沙带箭流。落日平沙鸥鹭宿,高桅鳞集买粮舟。因为是青弋江渡口又为县城西门口,所以渔粮互市,人声喧嚣。周仓泉笔下的上坊:麦畦蔬圃上坊洲,竹树桑麻浮复浮。衣饭贫家千百亩,山居空数橘千头。绿竹桑麻,宛然如画。春天里的桃花潭:桃花潭水碧如油,荡漾轻风箭似流。千树垂杨萦两岸,也难绊住木兰舟。碧水青青、垂杨拂岸,兰舟轻荡。雍正进士胡蛟龄写赤滩放舟:青篁弥望蔽山邱,千尺深沉泻绿油。小艇一篙无处着,自隋洄洑下中流。有行船周围的景致,也有营生的艰辛。
泾川竹枝词中还有反映泾县民俗民情的内容,真挚自然。乾隆年间举人郑应鹤写浣女:溪边浣女暮秋天,砧杵声声响晚烟。瞥见行人斜理鬓,回头低唤小姑前。遇见生人,既羞又怕,动作逼真。泾地因山多地少,粮食需要从芜湖买进,天干水枯时:年来湾沚买粮多,划子关梢载几何。只怕家乡连日霁,滩干难上幕山河。山溪暴涨时:芜湖锁港泊罗匡,客上长街货未装。闻道家山溪涨发。急呼水手打新帮。泾舟小的叫划子,稍大的叫关稍,最大的叫罗匡。买进的粮食由水路运输,担心天气,天干溪浅船运不到幕山河。雨水过多,舟船过滩危险,不能独上,还要众人齐心协力,名曰打帮。说明当时泾县舟子生活的不易。
泾川竹枝词记录了泾县的名胜风俗、方言俚语,考证古今、网罗得失,可以补志乘之不足,有些词里还有注文,成为研究民俗学的重要资料。同时,这类诗词因为语言朴素通俗,音调轻快,给民间的诗歌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马稚青在《竹枝词研究》中称其为“真正之诗歌也,民间文学之大收获也。其地位一与国风等,可无疑义。”
新闻推荐
泾县讯(梁荟文)近日,泾县司法局成功调处首例律师参与包案的精准普法“春风化雨”案件。这是一起兄弟间无偿帮工引发死亡的赔偿纠纷,姚某富与姚某田是堂兄弟,5月13日,姚某田妻子邱某叫姚某富骑三轮摩托...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