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红为什么这样“红”?

宣城日报 2019-07-23 09:17 大字

陈长红与村干部一起商议村内事务。▲陈长红用打草机将草打碎,配上饲料搅拌供小牛们食用。▲夏季高温闷热的牛棚里,陈长红每天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陈长红真的太“红”了!在旌德县俞村镇杨墅村,提到他的名字,许多村民不由地竖起大拇指:长红,好样的!

记者见到他时,他刚参加完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宣讲,一路从北京到长沙、贵阳、成都,用自主脱贫助残的经历感动了许多人。

陈长红为什么这样“红”?从他的经历里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1

遭受不幸,他始终以乐观面对

事实上,陈长红第一眼看上去并不“红”,相反非常“黑”。

驱车刚到杨墅村村委会,就看到有个黑黢黢的“大个子”站在门口。听完杨墅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姚小俊的介绍,才知道他正是陈长红。

今年42岁的陈长红有个特殊的家庭:家里五口人,三人患有残疾,而他自己眼睛是先天性残疾,虽然佩戴了眼镜,但始终不能完全看清这个世界。

1999年,陈长红结了婚。第二年,夫妻俩欢欢喜喜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却没想到女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永远都不能正常行走,只能通过治疗,改善行走能力。从医生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陈长红蹲在医院走廊的角落里,埋头默默流泪。

遭受不幸,陈长红没有一蹶不振。他一边给女儿治疗,一边做康复训练。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8月,女儿在合肥做完髋关节恢复手术后,他的母亲在陪女儿训练时,意外造成腿部粉碎性骨折;同年10月,意外再次发生,他的父亲在陪女儿训练时摔倒,腿部粉碎性骨折。

面对这样的状况,陈长红也曾一筹莫展。好在村民们你帮一把,他帮一把,才让这个家撑了下来。他回忆说,那段时间,自己和妻子带着小儿子在医院照顾父亲和女儿,邻居们则轮流照顾母亲,一人一天,自己排班,这一照顾就是一个月。等他们从医院回到家时,母亲面色红润,家里干净整洁。

“那一刻我感觉特别温暖,有这样的好乡亲,心里再苦都是甜的。”陈长红说,自己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回报父老乡亲。

2

重整旗鼓,他尝试着自主创业

陈长红一家本来就不富裕,再加上几年来女儿高额的医疗费,原本拮据的生活更加难以维系。有段时间,他开始整晚整晚的失眠。

都说“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这句话是对陈长红经历最好的印证。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外出务工是不现实的,思前想后,他决定在家发展养殖业。“这样既可以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他这样想。

陈长红生活的杨墅村赵川自然村处于大山深处,发展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定决心后,他向亲戚借了2万元,养殖了500只鸡和两头牛。因鸡是在山上放养的,鸡蛋和鸡的品质较好,所以一直都特别畅销,当年养鸡的利润就达到了5000元。

尝到甜头的陈长红决定扩大养殖范围,可不幸再次降临。2014年2月,因缺乏经验,他养殖的1000只鸡因病毒感染,导致500只蛋鸡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3万元。本来就风雨飘摇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这一年,他们家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躲在山里嚎啕大哭。”说起这些,陈长红仍然觉得沮丧。他强压心底的悲痛开导着妻子,让妻子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3

不甘失败,他选择了再次出发

帮扶干部在走访中了解了陈长红的家庭情况,及时帮他联系了当地农业局和畜牧局,请他们组织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

在大伙儿的帮扶和鼓励下,陈长红选择了再次出发。他筹集了5万元,购买了5头牛和1000只鸡,并流转了十几亩水田。那些日子里,他和妻子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活,天黑了才回家。“经常是午饭3点吃,晚饭8点吃。”2014年年底,陈长红成立了县级标准化家庭农场。

自从鸡病毒感染事件后,陈长红明白了技术的重要性。从那以后,他经常参加各种培训,记满了厚厚的4本笔记本。这期间,每每有其他的养殖户过来请教,他都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习笔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现在村里的好多人都拜我为师了。”

看着自家养殖的鸡和牛茁壮成长,陈长红充满了干劲。2015年9月,他争取到了县级标准化家庭农场项目资金和能繁母牛补助两个项目,建设了1000平米的标准化养殖厂房,流转了68亩土地,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

2015年,家庭农场销售额达到了50多万元,陈长红成功脱贫。第二年3月,他成立旌徽牧业有限公司,走上了正规化和规模化的养殖道路。

4

不忘初心,他用行动回报乡亲

割草、打碎、饲喂……尽管已经是公司负责人,但闲不住的陈长红仍然选择亲力亲为。偶尔闲下来,他会静静地眺望村庄,暗下决心:带村民共同致富。

他这样想,更是这样做的。从2015年开始,他开始聘请村里的贫困户、残疾人到自家农场务工,按天支付报酬,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

杨墅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程志军一家三口人,其儿子先天性肌肉萎缩,母亲则早已年迈。去年年底,程志军因车祸导致肩胛骨骨折,短时间内无法工作。了解情况后,他主动找程志军商量,让他的母亲到公司做点轻松活,补贴家用。

经过三年的发展,2018年,陈长红的公司实现销售额400多万元、利润近100万元。目前,他通过“公司+贫困户+残疾户”的运营模式,共计辐射带动贫困户、残疾户11户。“在我企业务工的贫困户和残疾人大家亲如一家人,每天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看着鸡、牛、猪慢慢长大。”

更让陈长红感到高兴的是,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目前村里已有5户村民发展起了养殖业,办起了养鸡场、养牛场和养猪场,并取得了可观收益。

2018年9月,陈长红被村民选举为杨墅村村委会副主任。走上新岗位,陈长红的想法特别简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大伙儿做好服务。

新闻推荐

旌德 专项整治非煤矿山安全隐患

本报讯(通讯员朱于斌刘飞记者张敬波)为强化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4月以来,旌德县开展了为...

旌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旌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