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丰收:用爱撑起一个家
师丰收照顾女儿陈雪雁日常起居。师丰收家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最近她情况越来越差了,四肢发软,下床走路也需要人搀扶着。”10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旌德县俞村镇桥埠村,“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师丰收的家中。女儿刚起床,同往常一样,师丰收每天的生活就是从照顾女儿开始的,伴着晨起的阳光,空气静谧而温暖。女儿洗簌完毕,师丰收又开始了家中一天的活儿。而当同记者谈起女儿的病情,师丰收言语之中虽饱含心酸,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因为爱所以爱
师丰收一家的故事要从27年前说起,1991年11月13日,一直没有孩子的师丰收、陈金海夫妇在亲友的介绍下,抱养了一个刚刚出生5天就被遗弃的女婴,终为人母的师丰收为女儿取名“陈雪雁”,“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像洁白的大雁飞得高、飞得远”,雪雁的到来让这个生活并不富裕的三口之家,多了欢笑和温暖。
让人没想到的是,雪雁17岁那年,不幸突然降临。2007年,就在高考结束后的暑假,17岁的雪雁查出患有胆结石,需要做手术,谁料手术没做成,却隐隐查出了大问题。医生拿着抽血化验单告诉师丰收:“雪雁的三系低,血小板是正常人的1/10,血红蛋白是正常人的1/10,白细胞是正常人的1/2,不能做手术,建议去大医院看看。”严重的贫血,让雪雁时常会突然晕倒,经几家医院反复检查,诊断结果出来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告诉师丰收夫妇,彻底治疗这一疾病的办法就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可是光移植费用就要四五十万元,而且一旦出现排异反应,接下来的治疗费用更是一个无底洞。
医药支出让这个仅靠务农维持生计的家庭举步维艰,为了让雪雁接受更好的治疗,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母女俩去了上海,开始了边打工边看病的艰难岁月。父亲陈金海则在家,一边给附近烟叶种植户打零工,一边租了十几亩地种植水稻。经人帮忙,师丰收一家在上海的一家饭店找到了工作,妈妈是洗碗工,女儿当服务员,并在上海郊区租住了一间仅5平米的小房子。“工作时间我基本不让女儿离开我的视线,生怕会随时发病。当时只知道要拼命挣钱,就是希望能把女儿的病看好!”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内没有造血功能,如果耽误了救治,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排队、挂号、取药、送药……就是这样,师丰收开始了医院、饭店两点一线的奔波。
为了给女儿治病,师丰收背着女儿悄悄地实施着一个计划。将女儿收养近20年,她一直将雪雁视为己出,从没和女儿提过身世。如今为了治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与亲人配型,一个藏了20年的秘密终将瞒不住了。就这样,在上海边打工边通过各种渠道找寻,师丰收终于找到了雪雁的亲生父母。在上海看病期间,两家人见过几次面,亲生父母说要帮助女儿渡过难关。雪雁是个坚强的孩子,见到亲生父母时没有掉眼泪,而在与亲生父母告别时,雪雁说:“爸爸妈妈,祝你们身体健康。”谁能想到这一别却成了永别,也许是听到巨额的手术费,雪雁的父母不见了踪影,也再没有了音讯。
没有亲人配型,就只能通过骨髓库等到适合的配型,师丰收做梦都希望能尽快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彻底治好陈雪雁的病。“有些人十几年都没等到配型,但我女儿还年轻,只要我还能动,就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女儿活下去。”说到心酸处,师丰收声音有些哽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14年12月10日,初冬的旌德寒风习习,县城北门新街涌动着一股暖流,旌德百名爱心网友组成百辆车队接亲,并绕城一周,为新人送上祝福。装修一新的婚房,床头的婚纱照,浩浩荡荡的接亲车队,这是旌德百名爱心网友为雪雁筹办的婚礼。
说起女婿章伟,师丰收有些愧疚。2009年7月,在上海打工期间,在同一家饭店打工的小伙子章伟走进了她们的生活。在章伟向雪雁表达爱意后,他的这份表白不仅遭到了雪雁的拒绝,而且也遭到了师丰收的强烈反对。“不想连累章伟,就把女儿生病的事都告诉了他。”但母女俩的拒绝没有阻止章伟追求爱情的脚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一如既往地围着雪雁嘘寒问暖。
2010年7月13日,这一天是师丰收记忆中的一场噩梦。正在干活的女儿突然昏迷,没有任何知觉。“送到医院后,怎么都没有反应,医生拿着病危通知书让我带着孩子回家。”师丰收当场昏了过去,无奈之下,面容憔悴的她拖着沉重的步子抱着女儿悄然踏上返乡的路。得知消息的章伟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拿,就登上同一列火车,他央求师丰收:“阿姨,带上我吧,我愿意照顾雪雁。”路上,师丰收和章伟对着雪雁一次又一次地呼唤,奇迹竟然发生了!雪雁醒了!“妈妈……”女儿睁开眼睛,虚弱地叫了第一声,师丰收顿时泪如雨下。
就这样,两个人出门看病,变成了三个人回家。
从上海回到旌德,章伟陪伴着雪雁从未离开,并主动照顾起她的生活起居。看着雪雁每天面朝天花板的日子枯燥乏味,章伟便背着她在村子里逛,带她去县城看夜景……雪雁疼痛难忍时,他会想尽各种办法逗乐雪雁,让她暂时忘记病痛的折磨。
2014年3月,历经磨难的章伟和雪雁领取了结婚证,当他们来到旌德县城的一家影楼时,摄影师十分感动,免费为他们拍了126张婚纱照。随后,摄影师和朋友将雪雁的故事发到了旌德的网络论坛。消息很快在皖南山区的这个小县城里传开了,网友们纷纷跟帖祝福,更多的人志愿参与到爱心行动中来。婚礼当天,爱心网友有的捐款,有的提供摄像,有的为喜宴掌厨做菜,还有免费给他们装修婚房的,100多辆不同档次、不同颜色的爱心车汇成了一支特殊的迎亲车队,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山路上。
师丰收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照顾雪雁,章伟婉拒了朋友一起外出打工的邀请,选择就近在镇上的一家模具企业打工。尽管当时医生断言,雪雁挨不过3个月,但师丰收夫妇始终不愿放弃对女儿的治疗。4年过去了,爱和希望让雪雁顽强地活了下来。对于女婿,师丰收除了愧疚,更多的是感激。“在女儿最困难的时候要不是有他帮着照顾,我们家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
苦难中坚守的美好
“久病成良医。”只有初中文化的师丰收在交谈中经常会提到一些跟女儿病情有关的医学术语,讲到晦涩难懂的地方,便像个专业的医生一样解释。房屋后面有一块菜地,是叔伯家的,为了对女儿的病情有益,师丰收“借”了过来种上很多蔬菜,除了种菜,师丰收还在家养鸡,不仅能补贴家用,鸡蛋也是女儿喜欢的食物。
当天老伴和女婿都早早出门上班去了,家中只剩她和女儿两人。临近中午,师丰收抱着一捆柴火进厨房烧灶,开始为女儿准备午饭,不一会儿香味便从厨房飘了出来。女儿肠胃消化能力弱,对肉类不适应,师丰收每天为女儿做一盘炒鸡蛋,就当是加餐。“她喜欢吃刚炒好的,说铁锅炒出来的特别香,但她食量小,能多吃一口我都高兴。”师丰收心里记着的是女儿的喜好,而鸡蛋她自己从来不吃。
到了饭点,师丰收盛好饭菜送到房间,由于雪雁饭量小,吃得慢,普通的一小碗饭常常要花上许久才能吃完,师丰收就一边看着女儿吃饭,一边打扫起了屋子。吃完饭又照顾女儿吃药,一大袋子药,挨个吃。这些药价格不菲,大都是激素类的药物,师丰收一面给女儿喂药,一面忍不住的担心,这样矛盾的心态已经折磨了她太久。
休息间隙,师丰收抬起女儿的双腿,轻轻地开始按摩,陪女儿小心翼翼地聊天,生怕她因为病疼而不开心。服侍好女儿休息,顾不上自己吃饭她又赶紧洗起了衣服。“其实每天洗一大盆衣服是家务里最轻的活儿。”师丰收笑着对记者说。
对于雪雁的疾病,师丰收说:“从一开始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到现在其实只想着能早点治好病,一家人平平淡淡过日子。”为了看病家中的积蓄早就花光了,有人劝师丰收夫妻俩:“算了吧,为了一个抱养来的女儿,何苦呢?都已经花了50多万元了,可病又治不好,你们老了可怎么办?”她却坚定地说:“雪雁就是我的亲生骨肉,只要我还能动,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病!”
正是这个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一整个家庭,师丰收告诉记者,女儿一直都特别坚强,这也给了他们希望和安慰。“雪雁再疼再难都咬着牙,有时候躺在床上都爬不起来,还不愿意去医院输血小板,她心疼我们。”
“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希望下辈子还做妈妈的女儿,再来报答她。”躺在病床上的雪雁眼泪肆意流淌,因四肢发软起不了身,连说话也都颤颤巍巍。师丰收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因为下床走路,雪雁两次磕破了头。“现在的病情还算稳定,但身体状况比之前要差一些。”现在陈雪雁身体的免疫力很低,每天大多数时间只能卧床休息,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师丰收很是焦急。
好在现如今在当地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师丰收夫妇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捐款和帮助,夫妇俩也更加坚定了让陈雪雁康复的信心。50元、100元、200元……师丰收的账本上记着每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的名字,“好人有好报,我感谢并记住每个关心我们家的好心人”,质朴的话语里透着的是深情。
师丰收告诉记者,晚上还要带女儿去县医院打点滴治疗,如今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尽快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彻底治好女儿的病。
2018年11月,一家人和病魔抗争并相互取暖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苦难中坚守美好,这不仅是全国最美家庭,也是最有温暖和热度的家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旌德县农委持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促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增产又增收。格瑞...
旌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旌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