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石刻:铭刻川渝人文情怀的活化石(上)
三峡夔门石刻。
重庆涪陵白鹤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7月20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启动了“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评选活动,引起越来越多成渝地区人民的参与兴趣,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就对川江沿岸成渝两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在川江沿岸,古往今来留下了众多亭台楼阁、庙宇神殿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碑林诗文等,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这些直接记录长江历史洪枯水位的题刻、碑记,反映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聪颖智慧。
贯穿于“双城”两地的长江石刻,具有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艺术地位,且具有许多共同特点:都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史料价值,许多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交通水位测量功能。
石刻题诗作文
传颂人文故事
川江不仅是巴蜀重要的水上交通航道,也是极富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水上人文长廊。历来歌咏川江“行路难”的诗作很多。李商隐叹“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郦道元在《水经注·三峡》里引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宋之问的《高山引》:“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更是将行路之难与远行之悲抒发到极致。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很多铭刻人文情怀的石刻,它们构成了川渝一带特有的交通活化石。
在川江沿岸岩石或江中的石梁上,古人常用凿刻文字的方式,记录当地水情变化,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水文资料。当年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以及三峡库区175米蓄水方案的确定,也参考了这些资料。同时,古人在水文石刻中题诗作文,传颂一个个人文故事。
李勇先介绍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川江石刻由大量摩崖石刻、摩崖造像以及碑刻所组成,是川江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川江古人为何如此重视枯水石刻呢?民间流传,当年冬月至来年春季,川江枯水期水位越低,来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希望就会越大。
于是,古人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每遇低水位的年份时,便在江中的岩石上一次次凿刻文字,又一次次期待低水位时石刻显露,获取丰硕的成果。
夔门石刻
清代“瞿塘”二字最醒目
李勇先透露,川江石刻中,最著名的有三游洞石刻、黄陵庙碑刻、瞿塘峡粉笔墙碑群、白帝城碑刻、龙脊石题刻、合川石刻等。
没有到过三峡的人,和夔门的最初接触,大概来自于我们每天用的钱。翻到第五套人民币10元钱的背后,便能看见雄伟的夔门夹江耸立。夔门,也称瞿塘关,位于瞿塘峡西端入口处,是长江进入三峡的起点。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东起巫山大溪,西至奉节白帝城,全长仅8公里,却“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河道狭窄,山势雄奇。
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称为夔门,南有“白盐山”,北有“赤甲山”,两岸高山拔地而起,近江两岸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一道大门,在曦霞、明月交相辉映之下,形成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夔门秋月等自然奇观。
在夔门长江南岸白盐山断壁下,有一块千余平米刻满字体的石壁,这就是粉壁石刻,又称粉壁堂,上面刻满了篆、隶、楷、行字体。它始于宋代,终于民国年间,其中清代张伯翔所书“瞿塘”二字最为醒目。
民国初年刘心源隶书“夔门”二字,古朴风雅。而之前南宋书法家赵公硕所书的《皇宋中兴圣德颂》,更是一块罕见的巨型壁刻,字体端庄,笔力雄健,技艺精湛,可谓长江沿线的名碑奇珍,具有较高的书法和文献价值。
在川东重镇万州西山,风景如画,林泉荟萃。历代骚人墨客多驻足于此,留下了五十多处摩崖题刻,其中流传至今的以北宋黄庭坚《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又名《万州西山南浦行记》,简称“西山题记碑”)和晩清拔贡谢仙荘的西山钟楼底部“处世格言碑”最为珍贵。
白鹤梁
记录72个年份的枯水历史
重庆涪陵白鹤梁,是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石梁,冬末春初枯水季节露出水面,以约15度的斜坡呈一字形自西向东伸展,顺水方向长约1600米,主体部分220米,宽约15-20米,随水位高低而变化。
白鹤梁从唐广德元年(763年)所刻两条石鱼开始,有74个枯水年份的水位记录114段,是川江中记载水文变化年份最多的石刻,至今已逾1200余年,因此誉称为长江上最古老的水文站。这两条石鱼称之“广德鱼刻”或“唐鱼”,每条鱼36片鳞甲,一条口衔莲花,一条口衔灵芝。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涪州州牧(刺史)萧星拱见“广德鱼刻”模糊不清,于是命石匠紧挨其旁边,重新凿刻了两条鲤鱼替代,每条也是36片鳞甲,一嘴衔莲花,一嘴衔灵芝。萧州牧重刻的这对鲤鱼水文价值最高,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石鱼眼睛的海拔高程为137.91米,与当地零点水位的海拔高程相差甚微,以此推算出了1200多年来川江枯水的变化周期,为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水量计算的史料数据,并且三峡库区175米蓄水方案的最终确定,也参考了白鹤梁的水文资料。
白鹤梁现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记录着72个年份的枯水历史,是全世界唯一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比1865年我国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文站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故有“世界水下碑林”的美誉。
朝天门灵石
百年难露一次脸
重庆朝天门也有著名的灵石。灵石上有自汉、晋以来题刻15段左右。1972年,当时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重庆博物馆联合进行水文考古调查,发现朝天门附近有长约200米的石梁延伸至江心,分隔两江之水。但遗憾的是当年水位不够低,无法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从东汉建武年间至今的近2000年里,朝天门灵石仅仅只显露过十多次,100多年才让人们见到一次它的“庐山真面目”。2003年2月5日至9日,朝天门水位跌落当地零水位线下,文物专家认为是寻找灵石的最佳时机,于是遍访老船员锁定范围后,组织人员在朝天门外的江边冲刷泥沙、挖掘探沟,希望“灵石现身”,但一直未发现灵石的蛛丝马迹。随着2003年6月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川江渝宜段水位提高,这次的岸上寻找工作是最后一次了,以后只能通过潜水员在水下寻找灵石。
李勇先介绍,忠县也有更多的洪水石刻,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县城西的斜石盘上刻有“大明庚申加(嘉)靖卅九年七月二十三日大水到此”的记录,石宝镇山羊村岩石上刻有“嘉靖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水蕊”的文字,蕊字旁划了一横线,表示水位。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县城西的斜石盘上又刻下了“大清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十三日查出大水碑继”的洪水石刻。
川江石刻除了记录当地水文变化情况外,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诗、记、铭等文体和书、画艺术再现,这类石刻称之为题记、题刻,表现形式最为普遍的是书法作品,以涪陵白鹤梁、云阳龙脊石为最丰富,有的字大如斗、小如粟,有楷、行、草、隶、篆各体,有颜、柳、欧、苏等各派,样样俱全,异彩纷呈,甚至涪陵白鹤梁上还有一条蒙文题刻。
新闻推荐
扫描二维码浏览江淮晨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更详尽报道。本报讯受疫情影响延期的“省考”终于确定了,6月28日晚,安徽省...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