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转运“防输入” 构筑前沿防疫“堡垒”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深入上海国门“疫”线独家揭秘入境赴皖人员“回家”之路背后故事

江淮晨报 2020-04-02 07:06 大字

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上海成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主战场之一。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成员,安徽迅速成立了由省政府驻沪办、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多部门人员组成的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海工作组,对境外赴皖人员实行统一接送,全程闭环管理。

3月30日,记者跟随安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工作人员,从合肥出发前往上海浦东机场,现场直击入境赴皖人员落地转运“闭环管理”全过程,独家揭秘“回家”之路背后的故事。

飞机落地

入境赴皖人员到安徽执勤点集合

乘坐转运车

全程

不能下车

广德服务区中转点(皖南片区六市人员由各地人员专车接应)

合肥金寨路高速出口管理处(皖北片区人员中转点,由各地人员接应,并送往酒店隔离)

全程陪护 转运车配备两名驾驶员,医生民警随车陪同到点

从落地到转运,细致温馨的服务贯穿始终。答疑解惑,安抚情绪,用专业和耐心铺就暖心回家路。

“您好,您的口罩不符合防护需求,请更换一个口罩。”3月31日上午,在浦东机场安徽执勤点,医生王俊在提醒入境赴皖人员做好防护措施。

“回去后,我要在哪里隔离?”穿梭在休息区的安徽边检民警刘西海,耐心地回答每个旅客的提问……

“欢迎您回家,有任何事都可以告诉我,非常时期请多配合理解。”经历了长途飞行,部分旅客出现焦躁的情绪在所难免。执勤点工作人员在尊重入境人员风俗习惯的同时,对情绪波动的旅客进行解释安抚,直至他们情绪恢复平静。

旅客乘上转运车辆后,也有医生和民警全程陪护,处理应对旅客的突发状况。为保障路上行驶安全,每辆转运车都安排了两名驾驶员。转运车上也配备了矿泉水、方便食品、充电宝、纸尿片、消毒用品等物品,满足旅客需求,让回家之路更加安全舒心。

当天10时左右,记者看到一辆载有20多人的客车驶离浦东机场。大约4个小时后,转运车辆就会抵达广德服务区中转点,进入皖南片区六市的人员就会在这里下车,被所在地的工作人员接走。进入皖北片区的人员在此休息补给后,将继续出发,前往合肥绕城高速金寨路高速出口管理处。

在两个中转点,各地早已安排好了专人专车接应他们,送至专门的酒店进行隔离休息。

守望相助 启程出发的一车旅客,主动为孕妇“让位 ”

独家对话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海工作组组长刘卫东:

安徽工作组入驻上海两大机场全程实现入境人员闭环转运

上海作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主战场之一,虽然所有人员都面临着风险,超负荷在工作,但是在“回家”这个动人的词语中有许多温情的故事在发生。

“如果旅客有特殊情况,只要我们能解决,都尽力协调。”日前,一名白发苍苍的安徽籍老人被机场工作人员送至安徽执勤点时,双眼噙满了泪水。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是阜阳人,今年已经85岁了,此次独自回国是为了看望生病的女儿。外孙女帮她订好了途经上海回合肥的机票,因为后一段航程已经取消,老人被滞留在了上海机场。

“我外孙女已经在合肥等我了,现在接不到我咋办?”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后,执勤点工作人员立即将这一特殊情况向上汇报,同时与老人的外孙女取得联系,承诺会尽快将老人安全送回合肥。当天晚上,经过工作组安排,专门的护送车辆以及人员抵达机场,数小时后,老人安全抵达合肥。

在入境赴皖人员中,有不少是95后的留学生,在飞行途中不吃不喝,深夜到达安徽执勤点时已经饥肠辘辘。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找来饭菜端过去,有人吃着吃着就流下了眼泪。

还有一车旅客互助的故事也让工作人员记忆犹新。当时有一对夫妻来到安徽执勤点等待转运,妻子怀有身孕。不巧的是转运的车辆已准备发车,这意味着孕妇还要再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回家。考虑到情况特殊,刘西海积极与负责交通的小组沟通,没想到已上车的旅客们都踊跃要求下车,把可以先行一步回家的“座位”让了出来。

■记者手记

刚穿上防护服就想吐

身体犹如背着一块铅行走

3月30日晚上8点多,我终于到达上海。想着明天就能深入“疫”线采访,心中既紧张又期待。3月31日一大早,我跟随安徽执勤点人员来到浦东机场。在停车场做好准备工作后,开始穿戴防护服。仅是穿戴防护服,我就花了近半小时的时间。可是,刚刚才穿好,就有了闷得想吐的冲动,想想此前采访的一线战疫人员,一穿就是8小时以上,我告诉自己必须忍住。

做好防护措施后,开始进入T1航站楼安徽执勤点。我们抵达时,已有零星的几名赴皖人员在等候区休息。他们有在斯里兰卡工作的,有在美国留学的,清晨时分抵达浦东机场,虽然已经等候了几个小时,但是毕竟已经回到祖国大地,踏实感让大家的精神都很不错。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他们原本紧张的情绪也舒缓了下来。

由于此前他们都在国外,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执勤点工作人员除了要普及防疫知识外,还要开展问询/分发面包矿泉水,尽力让他们感受来自家乡的温暖。在执勤点等候回家的许同学说,落地后到进入安徽执勤点,期间完成了所有的入境以及检测登记工作,只花了大约2个小时,大大超乎了她的预想。

旅客停留大约4个时间,就能踏上回家的旅程。但在送走一拨旅客后,执勤点的工作人员仍然要留在现场,等候下一趟航班的旅客。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雾气一下子就模糊了视线,送完一拨旅客,工作人员个个气喘吁吁,全身湿透。几个小时下来,我的身上仿佛一直背着一块铅,沉重得透不过气,只想赶快脱掉防护服,获得自由。但为了让入境赴皖人员能快点、再快点回家,每一位执勤点的工作人员只能咬牙坚持。接受海关检疫、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分批下机,进行核酸采样,然后再通过边检进入安徽执勤区登记信息,登上转运车辆,向家的方向靠近。

此刻,我只想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所见所闻,传递在这场国门战“疫”中安徽逆行者坚守的力量!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与此同时,境外疫情快速蔓延,给我国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安徽在严防境外输入方面采取了哪些高效措施?3月31日,记者采访了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海工作组组长刘卫东。

刘卫东表示,安徽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上海工作组,并制定了接转入境赴皖人员工作方案。工作组成员由省政府驻沪办、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人员组成,分为综合协调组、现场工作组和后勤保障组,对境外返赴皖人员统一接送转运,同时推送人员信息。

送至安徽后,由人员所在地安排隔离。3月21日,工作组正式入驻上海两大机场,设立执勤点。在机场接收入境赴皖人员后,按照流程进行管控。在人员护送过程中,随车人员引导旅客做好信息登记,因途中车辆不能随意停靠,发车前,旅客会被提醒做好上厕所等准备工作。

转运途中,旅客被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关闭车内空调,降低随车工作人员感染风险。除了广德服务区和合肥金寨路高速出口管理处两处入境人员中转点外,旅客全程不能下车。

两处中转点封闭管理,所有区域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及时对隔离区进行消毒。发车前、途中、到达目的地期间,随车医生要多次测量旅客体温。车辆抵达合肥后集中统一消毒,随车人员在指定区域休息后,原路线返回上海,实现了“点对点”“一站式”转运。

工作组在提供温馨服务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入境赴皖人员管控,实现闭环运转,让每一名人员都能安全回到安徽,守好安徽省外防输入的防线。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勇 文/摄

晨报制图 朱佩佩

新闻推荐

“铁公机”加强防控 应对境外输入风险 合肥机场境外中转来肥旅客累计已达1527名 此外,安徽省还从上海接回入境返皖旅客近200人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静文李萌通讯员崔银环文/摄)为加强疫情防控和入境中转旅客健康管理,安徽省机场、铁路、公路等...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