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模式”进入全球视野 央媒聚焦“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成果发布
○安徽创新馆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正在体验“智能办公本”
○作家们在安徽创新馆内观看机器人舞剑
○美丽合肥
○作家们参观长临河古镇
○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科大就位于合肥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作家为合肥科技创新点赞
2019年秋,“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的网络作家们,沿着中国声谷、科大讯飞、中科大、安徽创新馆、长临河古镇、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十多个行程点,“好好逛了一圈”。在诸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面前,大咖们直呼“颠覆想象”,一项项“世界第一”的科技成果与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让大咖们一次次为之惊叹。更让合肥骄傲的是,这些网络文学大咖们不仅现场频频为合肥的惊人之变点赞,更是在回到各自的工作地点之后,个个妙笔生花,写出长篇文章再次为合肥打call。此举也引来了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光明网、环球网、中国青年网等一众中央主流网络媒体的关注,让合肥于2020年新年伊始再次成为全国热议的焦点。
合肥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省会城市,近年来为何大咖云集,举行的活动频频引发全国热议?前有“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吸引了全国众多摄影大咖组团来拍合肥;后有“中国著名作家合肥行”“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吸引了数十位全国文学大咖组团来看合肥。合肥究竟魅力何在?为何能多次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作家协会、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活动已告一段落,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作家们心中对合肥这座城市的“画像”究竟是什么样子?是活泼的,热情的?还是开放的,包容的?让我们一起通过他们的笔触来找一找答案吧。
“合肥这座城市不知不觉间就近了”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合肥以“跨越式”发展速度备受瞩目,从名不见经传的“江淮小邑”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如今,“为皖之中”的合肥不仅在城市“颜值”上有了很大跃升,城市综合实力还在科研能力、创新成绩、交通提升、生态环境、人才储备等多个维度中一一体现。在“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大咖们的笔端中,字里行间渗透出他们对“合肥之变”的赞叹与钦佩。
“自从通了高铁,合肥这座城市不知不觉间就近了。坐上最快的高铁,从上海到合肥两个小时就到了。”这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对合肥的印象。提及叶辛,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与新中国同岁,名作有《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恐怖的飓风》《三年五载》等。
由于交通逐渐便利,叶辛近些年来过合肥八九次,心中总想着给合肥写一篇文章,亦酝酿过几个题目,可是却迟迟没有动笔。他认为,合肥的文化很丰富,“不能道听途说, 凭点感觉,贸然下笔。”直到看到了“合柴1972”文创园,他才总算是把题材给定下来了。
“车子开到‘合柴1972’,却进不去。为什么呢?通往大门口的马路上挤满了轿车、面包车、大客车,把附近前后左右几条马路的路面都铺满了……我们透过车窗,都看到了,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都在往一个方向赶,前后左右的各种车辆,纷纷打开车门,让人下车步行。哇,我不由感叹,这情形,热闹得犹如体育场碰上了万众瞩目、期待的重要赛事。可见今天的合肥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热情,也可见这一新型的创意多么受人欢迎。”
在这里,叶辛仿佛找到了许多他年轻时生活的印迹。他的目光从每一个展馆,寻觅着当年老厂房的踪迹,斑驳的墙壁,墙上挂着的出勤率记录本,半个世纪前使用过的茶杯、热水瓶、电风扇、凳子……所有的老物件,在新的艺术创意的背景上,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沧桑和往事的依稀。窗外的大草坪,走廊里的美术作品,厂房的天花板,转弯处的一个雕塑,都会让他会心一笑。
站在“合柴1972”文创园里,叶辛不禁浮想联翩,从贵州遵义城里的“三线建设”纪念馆,想到了捷克的古城克鲁姆罗夫,“在上世纪80年代,克鲁姆罗夫还是一个街道上充满肮脏难闻气味的小城,烟囱里冒着黑烟,路上丢弃着废纸、塑料袋,半天也没人走过,给人的感觉是死气沉沉,而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逐渐修整、打造、挖掘,克鲁姆罗夫成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了捷克共和国吸引游客最多的一座古城之一。”他相信,“合柴1972”经过更加精细和有创意的打磨塑造,一定也能成为合肥崭新的文化地标,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里富有特色的文化园。
“科大选择了合肥,合肥也选择了科大”
合肥,一座中部城市,素来低调内敛,何以屡屡刷新人们对她的认知?剖析背后的“密码”,就不得不提起一所大学,她的名字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座城市,一所大学,风雨携手50载。合肥,把倾城之爱给了这所大学。
“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活动结束后,安徽省网络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潘小平用文字讲述了中国科大与合肥的故事,回忆了这座城市与这所大学最初的缘分。在她的笔下,合肥已然成了一座包容、舍得、开放之都。对于合肥,她炙热的情感体现在字里行间,让读到它的人,也跟着回到了那极寒的1969年冬天。
时光回到50年前。由于历史的原因,战备疏散“一号命令”发出,在京一批顶级高校需要集体外迁,中国科大位列其中。今天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但在当年,对于这所大学来说,却是一次充满艰辛而又不知何方的“漂泊”。
自1969年开始,中国科大多次派遣人员,前往内地寻找安家之所,却因种种原因,均无功而返。
中国之大,真的就寻觅不到一个能放下安静书桌的地方?中国科学界的这颗璀璨明珠,在那个年代感到了不知所往的无措。
此时,安徽省委主要负责人力排众议,果断赶赴北京,力邀来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反复游说,终于说动了中科院领导。先是迁至安庆,但由于条件所限,最后落户合肥。
“那是1969年,那年的冬天奇寒。”潘小平回忆,经过重重波折,中国科大外迁校址定在了安庆市的马山。眼看就到了这一年的年底,雨雪载途,岁暮天寒。12月初,下迁先遣组到达安庆的马山校区,立刻傻了眼。“马山仅有一幢三层小楼和一间食堂,而且门窗全无,不通自来水,从马山到市里去,要翻过一道山梁和一条大沟,交通很不方便。”潘小平在文章中写道,“12月17日至12月30日,接连来了两批下迁人员,其中还有几户拖家带口。”
一场大雪,天气骤寒,不仅买不到打地铺的稻草,而且稻草也从每斤2分涨到了每斤5分钱。吃水要翻过一条沟,到对面的山上去挑。先遣组紧急求助安庆地区生产指挥组,才拿到了特批指标,派人到皖南广德山区买了两吨木炭取暖。“就这样,在一片慌乱之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师生度过了1970年的元旦。不知道又经过怎样的曲折,1970年1月底,下迁校址最终改在了省城合肥,以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银行干校的校舍作为落脚点。”潘小平说道。
当年的艰难和窘迫,已经没有人知道。在中国科大的校史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共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余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次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共使用搬迁费77万多元。”今天读来,仍能感到科大南迁的庞大规模与悲壮场面。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和科学史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绝对是一个重大事件。而对于合肥这座城市来说,它则是一个机遇,其影响不是百年,而是千年。
50年前的合肥远离中心,交通不便,的确不是科大的最佳选址,但在那个时代,愿意接收科大的只有安徽,而且给出的是省会城市合肥。而科大也给了安徽,给了合肥最丰厚、最久远的回报。
因为科大,安徽争取到了下放的中科院研究所,争取到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科教名城。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相继迁入,同时一批中央部属科研机构,如水泥院、化三院、通用机械院等也先后落户合肥,快速聚集起了科教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合肥开始着手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1984年4月,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开工建设,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2000年10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工建设,2007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此外还有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使合肥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2004年,合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研创新型试点市”;2017年,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6月,合肥加入G60科创走廊,2018年10月,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
一切都风起云涌,风驰电掣,让人目不暇接。
新中国建立之初,合肥工业仅有一家小发电厂,1952年成为省会城市时,全市工业企业仅有36户,在新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完全找不见。24年前的1995年,在全国的城市排名中,合肥的经济总量在97位,2018年上升到26位;10年前,在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的主要经济指标大多在20位左右徘徊,而2016年,合肥工业总产值破万亿,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肥发布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合肥的最新定位是“科技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科技与创新,成为合肥发展的新引擎。
“感谢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科大选择了合肥,合肥也选择了科大,如一首歌里所唱: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潘小平用这一段科大南迁的历史讲述,带我们一起回到50年前的那个冬天,也重温了合肥从一个远离中心、落后的小城,演变成一个“集万千科研宠爱于一身”的名城的故事。今天的中国科大,已然成了合肥人心头的“宝贝”,许多城市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回望这一段历史,感动于“倾城之恋”的背后,是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开放姿态,以及这座城市“崇文重教”的文化根脉、历史传承。
“科学变成了合肥最大的特色”
今日合肥,是全国唯一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城市。科技创新,如一颗闪耀的明珠,让合肥这座“创新之都”大放异彩。
“在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时代,科学变成了合肥最大的特色。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和可控核聚变是有望彻底改变世界的未来三大科技,而这三大科技都是合肥的强项。合肥弯道超车,一举获得了最快的发展速度,以及无限的想象空间。科学,重新定义了城市的气质。”这段话出自“科技袁人”袁岚峰之文,袁岚峰是科大少年班出身,23岁就拿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如今这位别人口中的“学霸”,科技界的大咖还成为了网络红人,在抖音上的“科技袁人”短视频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阅读量破千万,微博粉丝近200万,成为现代社会有名的科普专家。
与科大的缘分,连接着袁岚峰与合肥的缘分,在他的眼中,合肥又是什么样的呢?
“合肥有一个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特点:位于此地的大学的名声,高于城市本身的名声”,这是袁岚峰对于合肥的直观印象。他用一件“趣事”说明了这一点。
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所属的自然出版集团制定了一个“自然指数”(Nature index),通过统计在学术界公认的若干家一流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衡量各个国家或者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产出。中国的自然指数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增长最为快速。
因此,2014年,自然出版集团做了一个中国特辑,介绍了中国基础研究产出最高的11个城市。对于大部分城市,导言中说的都是这个城市如何如何。只有合肥的导言与众不同:合肥在许多年里都保持着低调。然而,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理科研究中持续不断地开辟新天地,这座城市正在进入全球视野。(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高超微创手术解患者疾苦 创新争先精神带科室迈进 记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一病区胡明华主任
“做医生,最重要的就是看病,病人既是你的服务对象,也是你的老师。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能吃苦,会学习,有毅力有耐力,有钻研攻克疑...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