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扮靓生活
近日,在位于宣城市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大塔村民组一家竹工艺制品编织厂,省级非遗“高峰唐氏竹编”传承人唐诗礼正在忙着赶制一批产品。只见一根根不起眼的竹丝,配着篾尺,经过他的巧手或挑或压,纵横交织,上下翻飞,变幻成多姿多彩的图案和造型各异的竹编产品,给人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感觉。
“从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干篾活,到成为今天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我跟竹子打交道已经40多年了。”今年57岁的唐诗礼告诉记者,自祖辈从浙江绍兴迁至广德,唐氏家族一直以竹编业为生,传到他已是第五代。初中毕业后,他就跟着父亲唐良兴学手艺,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了自己的家庭竹编厂。
“当时主要做一些农具,箩筐、晒席、簸箕、扫把之类的,十分简陋。”唐诗礼回忆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竹器产品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传统竹编也面临着转型。竹编产品逐渐延伸到兼具实用和审美的插花器、食盒、包具等等,这些对编织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唐诗礼结合自己家传的传统编制技艺,在传承中创新,探索出繁杂高超的编织技巧,在图案上做出了胡椒眼、六洞眼、菊花串丝等,玲珑剔透,美不胜收;在技法上,他探索出镂空编、挑压编、拉花编、空编、实编等等。经过他手的竹编产品,工艺精细,细密处在一寸之内可以排列100多根篾丝,令人叹为观止。“唐氏竹编主要有16道工序,从选材、修竹到剥篾、蒸煮,最后编织、上筋、上油漆等,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否则就功亏一篑。”唐诗礼说。
走进唐诗礼家里的产品展示区,竹编产品琳琅满目,大到一人多高的纺锤型灯罩,小到直径几公分的茶杯垫,各种颜色和造型的插花器、水瓶、提包、玩具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很多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的。只要能发来图样,我们就能做出来。”唐诗礼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摸索,他们目前竹编产品共有10多类200多种,产品畅销国内外,每年产值150多万元。2017年,“高峰唐氏竹编”跻身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
非遗传承一般都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让唐诗礼颇感欣慰的是,大女儿唐圣丽已经开始独当一面,成为唐氏竹编技艺的后起之秀。“很多客户订制产品,一般都由她先行试编,然后制定出工艺流程,再指导其他工人进行规模化编织生产。”唐诗礼告诉记者。在2018年9月济南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唐圣丽凭借现场制作的竹编提包作品“伴侣”与“回归”,力压群雄,荣获草柳藤编织项目一等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竹编新技艺,将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让好看又好用的竹编产品点缀人们的幸福生活。”唐诗礼说。
新闻推荐
近日,广德县人民法院党总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机关党员、团员等赴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开展“传承...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