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章华:捕捉平凡生活的美丽瞬间

宣城日报 2018-12-08 10:36 大字

胡章华在创作中。

一位穿梭在农贸市场的蔬菜批发生意者,竟在大师林立的中国钢笔画界崭露头角,并连年在国、省级的画展中获奖,他被宣城同行与广大网友亲切称之为“胡一杆”。他就是胡章华,生于1970年。近日,记者登门拜访这位经历坎坷的画坛新锐。

在劳作之余挤时间作画

沧桑的老父,独守在菜摊前;辛劳的母亲,洗涤于冬日凉水中;家乡的码头和石板小路,贯穿于胡章华所有画作的思绪间……骨感的笔触、质朴的表达、极简的构图,勾勒出劳作的汗水与生活的历练。

“父亲是市文化馆的胡文俊,师傅是宣城画家李维林,六岁就跟随他学艺,从小尽享文化熏陶,早在宣中读初中时,就是备受瞩目的小才子。”胡章华平静回忆。

然而,举止投足间,少年得志的胡章华从不高谈阔论,只有如实的对答与赞许的目光……“这些都是全国参展作品,《温暖记忆》、《破土而出》、《腌菜的老妈》……”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在各大美术院校展示的作品,都是胡章华日常劳作之余挤时间画出来的。因为他没有固定职业,每天与妻子做蔬菜批发生意,每晚9点就得前往宣州农贸市场,通宵销售配送蔬菜于全市各地,直到次日中午才能回家休息,傍晚才有空画画。

“正因年少轻狂,才让我错过专业深造,无法以艺术创作为职业。”胡章华回忆,自初中起,只要是学校与市里的画展,都会有他的作品获奖,老师和同学都将他视为艺术天才。这飘飘然的顺境让他误认为自己“无师自通”,让他对大学深造嗤之以鼻,甚至放弃军校特招文艺兵的名额。

胡章华高中毕业就去上海打工,而后又在长江上跑船运,婚后去广德开装潢设计公司,2000年前后因父母体弱而回宣经营星光球场,经营失利后只好随着妻子做蔬菜批发生意。

劳动人民是创作的源泉

在胡章华看来,是艰辛的劳动,升华了审美格调;是家乡的风土人情,熏陶着他的艺术底蕴,是可爱的父老乡亲,感触着他的灵魂深处,让他在人生低谷中一次次重拾儿时的艺术理想……如今成绩菲然的他,却还是此间少年,立志要用最合适的艺术形式,“框定”每一副温情的劳动瞬间。

从小苦练素描功力,入门后又通过水彩、油画、国画等技法,奠定坚实的艺术基础,最后却决心用简单的钢笔画,作为终生艺术创作,胡章华的艺术魅力正是在于返璞归真。他表示:“钢笔是最适合描绘劳动人民的表现形式,只有最简约的线条,才能勾画出属于老百姓的艺术。”

“因为生活的磨砺,才让我零距离接触基层劳动人民,才让我懂得如何阅读生活中的美丽瞬间。”胡章华指着成名作《腌菜的老妈》说,“看!孙埠的码头,长长的老街,坐着皱纹满脸的老奶奶,在那冰凉井水中清洗香菜,再透过那眺望远方的眼神,传递出对远方儿女的牵挂,‘天冷了,他们的衣服够吗?过年了,他们回来吃饭吗?春运了,回家车票很贵吧!’”

“正因我从未放弃过艺术,才能捕捉这难忘的瞬间!”胡章华说地更激动了,“师傅送我的速写本从未离过身边,无论流落他乡,还是身无分文,无论腰酸背痛,还是冷嘲热讽,捕捉描绘生活中的美丽瞬间,贯穿着我平凡生活的每一天。”

为了理想,他拒绝了开班收徒的请求,暂停了卖画创收的打算,参加了中国钢笔画协会高研班,坚定执着地钻研钢笔画专业。而他为之承担的一切经济费用,全部出自微薄的蔬菜生意。他深有体会地说:“艰苦劳动逼出创作动力,默默无文的社会身份,避免了小富则安后的堕落,只有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分子,才能获得真正的创作灵感。”

新闻推荐

安徽省协调联络组向宣城市转办中央生态 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第三十批信访件

截至2018年11月30日,宣城市共接到安徽省协调联络组转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三十批环境信访件共计101件,涉及环...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